文章解析

huáng
jīn
·
·
qiè
běn
qián
táng
jiāng
shàng
zhù

朝代:宋作者:司马槱浏览量:3
jiā
zài
qián
táng
jiāng
shàng
zhù
huā
luò
huā
kāi
guǎn
liú
nián
yàn
xián
jiāng
chūn
shā
chuāng
zhèn
huáng
méi
xié
chā
shū
yún
bàn
tán
bǎn
qīng
qiāo
chàng
chè
huáng
jīn
wàng
duàn
xíng
yún
chù
mèng
huí
míng
yuè
shēng
chūn

译文

我的家就在繁华的钱塘江畔,花开花落,任凭年华虚度。而今燕子又要把美好的春光带走了,在这黄昏时节,纱窗外下起了一阵潇潇细雨。我把犀梳斜插在头上,让头发半垂鬓边,敲响檀板,唱清丽的歌曲。抬眼望高空白云,不知它漂泊何处,梦醒后只见皎洁的明月从春江江畔冉冉升起。

逐句剖析

"家在钱塘江上住":我的家就在繁华的钱塘江畔,

# 钱塘江上住:暗指钱塘名妓苏小小。苏为钱塘生人,风流逸事亦多见于钱塘一带,故有此语。钱塘江:古称浙,最早见名于《山海经》,因流经古钱塘县(今杭州)而得名。,家在:一作妾本。本:原,原本。

"花落花开":花开花落,

"不管流年度":任凭年华虚度。

# 不管流年度:任凭年华虚度。流年:一作年华。

"燕子衔将春色去":而今燕子又要把美好的春光带走了,

# 燕子衔将春色去:燕子北归时春意阑珊,彷彿春色随燕子归去。衔将:一作又将。

"纱窗几阵黄梅雨":在这黄昏时节,纱窗外下起了一阵潇潇细雨。

# 黄梅雨:长江中下游流域春末夏初黄梅季节下的雨,也叫“梅雨”、“霉雨”。此指绵绵细雨。江南一带春末夏初梅子成熟时的连绵细雨,为江南夏日的典型意象。此语与上句相应,有春去夏来之意。贺铸《青玉案》:「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黄梅雨:一作黄昏雨。,几阵:一作一阵。

"斜插犀梳云半吐":我把犀梳斜插在头上,让头发半垂鬓边,

# 云半吐:形容梳子插在发上,像乌云吐出半个月亮一样。,犀梳:犀牛角做成的梳子。

"檀板轻敲":敲响檀板,

# 轻敲:一作清歌。,檀板:即拍板。

"唱彻黄金缕":唱清丽的歌曲。

# 黄金缕:《黄金缕》,即《蝶恋花》调的别名,以冯延巳《蝶恋花》词中有“杨柳风轻,展尽黄金缕”而得名。

"望断行云无觅处":抬眼望高空白云,不知它漂泊何处,

# 行云:指情人。一作彩云。,望:一作梦。

"梦回明月生春浦":梦醒后只见皎洁的明月从春江江畔冉冉升起。

# 梦回明月生春浦:一作夜凉明月生南浦。春浦:春天的水边渡口。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黄金缕·妾本钱塘江上住》是宋代词人司马槱创作的一首词。全词以优美的意境和音韵,描写了一位钱塘江畔歌妓的生活。词人借助梦境与幻觉,叙述了与这位青楼歌姬的爱恋情节。上阕,词人用女子自述的口吻,讲述她的住处与日常情状,从中表明她的身份,实则是对当年与她初次相见场景的追忆;下阕,着重刻画女子的外在容貌以及她演唱时的场景。整首词营造出一种虚幻缥缈、迷离恍惚的氛围,情感缠绵悱恻,令人动容。词中通过细腻的描写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女子对美好时光流逝的无奈与对远方情人的思念之情。
展开阅读全文 ∨

背景

《黄金缕·妾本钱塘江上住》的创作背景颇具传奇色彩,关于其创作缘由有多种说法:据张耒《柯山集》记载,司马槱登第后赴任关中,途中一日昼寝,梦见一位古装美人进入帘幕中,执檀板为其演唱这首词的上片,歌罢而去。司马槱醒来后,续写了下片。而据何道《春堵纪闻》记载,这首词的下片是秦觏所续。传说司马槱在洛下时,曾梦见一位美姝牵帷而歌,唱的正是这首词的上片。两则传说虽情节有出入,但都提到美女所唱乃本词上片,且这位唱歌的美女被认为是南齐名妓苏小小的鬼魂。尽管这些传说带有荒诞色彩,但事出有因。从情理上推测,司马槱曾在钱塘为官,与歌妓相恋也有可能。他或许因别后相思,形诸梦寐,便托梦境以寄相思之情。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描写歌妓生活的词。全词以女子的口吻展开,通过回忆和现实的交织,展现了她对美好时光的留恋和对远方情人的思念。上片表达了女子对岁月流逝的无奈,描绘了暮春时节的凄凉景象,衬托出女子内心的孤独与凄凉。下片描写女子的日常生活,点明了她对远方情人的思念与牵挂。

2. 写作手法

双关:“燕子衔将春色去”中“衔”字一语双关,既实写燕子衔泥筑巢的自然行为,又暗喻春光被无情带走,强化了时光流逝的不可逆性。黄梅雨的意象与女子泪眼朦胧的心境形成隐喻性呼应;“斜插犀梳云半吐”以云中半吐的明月隐喻梳饰,既具象化发式之美,又暗含爱情若隐若现、难以圆满的深层意蕴。

3. 分段赏析

上片是梦中女子所歌,故以女子口吻出之。开篇“妾本钱塘江上住”,写女子自陈居所,看似平淡,实则意味深长。北宋时杭州已是一座繁华的都会,酒楼妓馆林立,歌舞升平,令人目眩神迷。此句已隐含女子的身份。紧接着“花落”二语,已含深怨。岁岁芳春,花开花落,更令人惋惜那美好的华年如流水般逝去。这本是旧诗词中的常见语,但此处加上“不管”二字,更显无奈。花开花落,何其无情,全然不顾人们的伤春心事,这便加深了女子对身世的悲感。这位家在钱塘江畔的女子,或许是司马槱旧日的情侣,作者借梦境寄托相思与离别之情。前三句写一位风尘女子,感叹年华易逝、世事无常,想必她也厌倦了歌妓生涯,却又苦于无法摆脱。“燕子衔将春色去,纱窗几阵黄梅雨”,描绘暮春景象,补足“流年度”之意。燕子衔着沾满落花的香泥筑巢,仿佛也把美好的春光带走了。“衔”字语意双关,表现力极强。燕子归来,行人未返,又正值恼人的黄梅时节,不时传来几阵敲窗的雨声,楼中人的孤独情怀可想而知。黄梅雨是江南暮春的景物,蒙蒙一片,日夜飘洒,恰与纱窗下凝思的歌女凄苦的内心世界相映衬。下片写词人追忆“梦中”情景,实则是对远别情人的深切思念。“斜插”句,描写歌女的发式:半圆形的犀角梳子斜插在鬓边,仿佛明月从乌云中半吐而出。此句与毛熙震《浣溪沙》中的“象梳欹鬓月生云”意境相似。女子的装饰给词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她轻敲檀板按拍,唱一曲幽怨的《黄金缕》。据《春渚纪闻》记载,梦中女子所唱“妾本”五句,司马槱甚爱其词,询问曲名,女子答为《黄金缕》。唐代有流行歌曲《金缕衣》,当时名妓杜秋娘曾唱过:“劝君莫惜金缕衣,劝君须惜少年时。有花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花,象征着青春与欢爱,歌曲的主题是劝人及时行乐,不要辜负大好时光。梦中女子唱《黄金缕》,大概也是此意。联系上片“花落”二语,更见其怨恨之深。情人远别,负却华年,花谢春归,令人满怀幽怨。“望断行云无觅处,梦回明月生南浦”,至此,全词作一大转折,抒发词人梦醒后的无尽感慨。“行云”一词,暗用神女“旦为朝云,暮为行雨”的典故,既点明女子歌妓的身份,又描绘她行踪不定、难以寻觅的漂泊之态。“南浦”,因典故而成为离别的象征。这两句写梦醒之后,女子的踪影已然消失,唯有明月在南浦悄然升起。此处的“梦回”,也暗示着往昔如梦,那段曾经的恋爱时光已无法再被追寻。

4. 作品点评

《黄金缕·妾本钱塘江上住》是宋代词人司马槱的经典词作,这首词通过虚实相生、双关象征等艺术手法,将梦幻与现实巧妙融合,深刻揭示了歌妓的内心情感和对真挚爱情的向往。其文辞雅致,意境哀婉,情感真挚,特别是"燕子衔将春色去,纱窗几阵黄梅雨"等佳句,以精妙的笔法勾勒出暮春时节的萧瑟与女子的孤寂,令人感慨万千。

展开阅读全文 ∨

作品评价

# 整首词出语端庄而矜持,平静而自然,表面上虽没有大的感情起伏,却深刻地表现了人物内心深处的哀怨和不平。特别是上下片中的结句,都能以鲜明生动的意境表现复杂变化的感情,虽不着一字,而惜春之情、孤寂之怀却毕现笔端。

不详毕桂发《毛泽东评点历代名家词赏析》

# “琢句工妍,传情凄婉”,但又认为是“代女子着想”,则似误解作者本意。

清俞陛云《宋词选释》

# 吾爱司马才仲“燕子又将春色去,纱窗一阵黄昏雨”,有天然之美,令斗字者退舍。

明王世贞《艺苑厄言》

# 情词凄艳,不愧少游之弟。

清陈廷焯《词则·闲情集》

# 词因梦中见一女子所歌,为足成之。上片写残春风景,下片写凉夜情怀,皆代女子着想。琢句工妍,传情凄婉。欧阳永叔有《玉楼春》词咏妓馆云“强将离恨倚江楼,江水不能流恨去。”《草堂诗余》录司马此词,谓其祖六一翁词意。

清俞陛云《唐五代两宋词选释》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宋·王安石《丁年》

下一篇:宋·范成大《春日田园杂兴》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