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zhāo
jūn
yuàn
·
·
méi
huā

朝代:宋作者:郑域浏览量:3
dào
shì
huā
lái
chūn
wèi
dào
shì
xuě
lái
xiāng
zhú
wài
zhī
xié
rén
jiā
lěng
luò
zhú
máo
shè
guì
táng
qióng
xiè
liǎng
tóng
zāi
bān
kāi

译文

说它是花,却不是在春天开放,说它是雪,却又有奇异的花香。竹林外斜伸出一枝梅花,在野外人家旁。有的梅花被冷落长在竹篱茅舍,有的梅花生长在富贵的玉堂琼榭。两地栽种环境不同,梅花却一样地开放。

逐句剖析

"道是花来春未":说它是花,却不是在春天开放,

# 来:语助词。,道:说。

"道是雪来香异":说它是雪,却又有奇异的花香。

"竹外一枝斜":竹林外斜伸出一枝梅花,

"野人家":在野外人家旁。

# 野人家:野外村民家。

"冷落竹篱茅舍":有的梅花被冷落长在竹篱茅舍,

# 竹篱茅舍:这里指贫寒人家。

"富贵玉堂琼榭":有的梅花生长在富贵的玉堂琼榭。

# 玉堂琼榭:这里指富贵人家。榭,建筑在高土台上的房子。

"两地不同栽":两地栽种环境不同,

"一般开":梅花却一样地开放。

# 一般:一样,同样。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昭君怨·梅花》是南宋郑域创作的词。描绘了梅花于山野竹篱间的绰约姿态,借其无论身处冷落茅舍或富贵琼榭皆自在开放的特质,展现梅花高洁傲岸品格,寄托词人坚守操守、不随流俗的情怀。上片从花时、色香等方面以自问自答方式,隐喻梅花在腊月开且色白香异,又描绘竹外梅花姿态,营造出自然闲静氛围;下片对比梅花于竹篱茅舍和玉堂琼榭的生长环境,突出其无论身处何地皆照常开放的品质。全词风格质朴,小中见大,在众多咏梅作品中别具一格,是咏梅佳作,展现出独特的逸情雅趣,富有哲理。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南宋词人。

郑域,生卒年均不详,约宋光宗绍熙中前后在世。淳熙十一年(1184)进士。曾倅池阳。庆元二年(公元1196年)随张贵谟使金,著有燕谷剽闻二卷,记金国事甚详。嘉定中官行在诸司粮料院干办。域能词,花庵词选中录存五首。赵万里《校辑宋金元人词》辑有《松窗词》一卷。杨慎《词品》卷四谓其《昭君怨》咏梅词“兴比甚佳”,又《画堂春;春思》词“乐府多传之”。

展开阅读全文 ∨

背景

《昭君怨·梅花》确切的创作年代已难以考证。从《国风·召南·摽有梅》开始,在历朝历代的诗歌里,咏梅的作品可谓层出不穷。不过,这些作品大致呈现出两种不同风格走向:一类是风格精粹雅逸,借物托意,意境高远,像林逋的《梅花》诗,以及姜夔的《暗香》《疏影》等咏梅词,都极具韵味;另一类则是善于运用巧妙比喻,表意较为直露,思致显得较为刻露,比如晁补之的《盐角儿》。郑域的这首词就属于后者。由于受到宋代诗歌爱发议论这一风气的影响,在诗歌所应具备的含蓄韵味方面,相较前者略有不足。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咏梅词。通过描写梅花似花非花、似雪非雪的特征,以及其在不同环境中的生长状态,借梅花无论处于冷落贫寒之地还是富贵华丽之所都能保持自我、照常开放的特点,赞颂了梅花纯洁傲岸、坚守自我的品质,蕴含着“贫贱不能移,富贵不能淫”的高尚情操。

2. 写作手法

比兴:全词以梅花自比,通过描绘梅花无论生长在“冷落竹篱茅舍”还是“富贵玉堂琼榭”,皆能自在开放的特质,兴起作者自身虽怀才不遇,却坚守操守、不随波逐流的情怀,借物喻人,含蓄表达心志。用典:“竹外一枝斜”化用苏轼《和秦太虚梅花》中“竹外一枝斜更好”。苏轼此句描绘出梅花在竹林外斜逸而出的优美姿态,尽显梅之韵致。郑域借用该句,未如曹组在《蓦山溪·梅》中因用典而转移对梅花的描写重心,而是紧扣梅花形象,将其融入自身所营造的山野梅花生长的词境之中,既借助前人诗句增添了作品的文化底蕴与诗意美感,又生动展现出梅花于竹外疏影横斜、闲静幽独的风姿,使典故与自身词作浑然一体,丰富了梅花的艺术形象。正衬:上片以“猗猗绿竹”为衬托,突出梅花主体地位。在绿竹的掩映下,梅花“疏影横斜,闲静幽独”的姿态更为凸显,以竹之翠色、之形态衬出梅之独特风韵。烘托:以竹节的挺拔烘托梅花的品格。竹的挺拔坚韧,进一步渲染出梅花凌霜傲雪、不屈不挠的高洁品质,使梅花形象更具精神内涵。对比:“冷落竹篱茅舍,富贵玉堂琼榭。两地不同栽,一般开”,将梅花生长的贫寒简陋的竹篱茅舍与富丽堂皇的玉堂琼榭进行对比,鲜明展现出梅花无论环境优劣,都能保持自我、照常开放的特质,凸显其纯洁傲岸的品质。

3. 分段赏析

上片:后两句生动展现出山野梅花的绰约风姿,充满诗意美感。“竹外一枝斜”化用苏轼《和秦太虚梅花》中“竹外一枝斜更好”之句,与曹组《蓦山溪·梅》“竹外一枝斜,想佳人、天寒日暮”不同,此词并未因竹忘梅,而是巧妙化用典故,自然融入自身意境。以翠竹为衬,梅花为主,在青竹掩映下,梅花疏影横斜,尽显幽独闲静之态,同时借竹之挺拔凸显梅花凌霜傲雪的品格。“野人家”三字,不仅让词句节奏灵动、韵律优美,更赋予画面真实感,营造出超凡脱俗的氛围。下片:着重描绘野人家的质朴环境,几间简陋茅舍,围以稀疏竹篱,与上片竹篱掩映梅花之景虚实相生,共同构筑出清幽雅致的意境,极易使人联想到“雪满山中高士卧,月明林下美人来”的绝美画面。“冷落竹篱茅舍”与“富贵玉堂琼榭”形成鲜明对比,点明无论梅花生于山野茅舍,还是长于富贵殿堂,都能自在绽放。词人由山野梅花联想到玉堂之梅,拓宽了创作思路。相较李邴《汉宫春》咏梅词的情韵,此词更富哲理,通过对比彰显梅花纯洁傲岸的特质,诠释了“贫贱不能移,富贵不能淫”的崇高精神,使作品思想内涵在众多咏梅之作中更显深刻独到,实现了思想境界的升华。

4. 作品点评

这首词别具匠心,不只是勾勒出梅花的外在形貌,更深入挖掘并展现了梅花的内在品格。词人借梅花自喻,含蓄地传达出自己虽身处怀才不遇之境,却始终坚守自身操守,绝不随波逐流的高洁情怀。从创作手法来看,全词通篇未着一个“梅”字,然而读来却处处能感知到梅花的神韵,笔笔都似在精心描摹梅花。而在对梅花的细腻刻画中,又让人时时能联想到作者本人的境遇与心境。其构思精巧独特,比兴手法运用娴熟自然,实乃咏梅词中的上乘之作。

展开阅读全文 ∨

作品评价

# 中卿小词,清醒可喜,如《昭君怨》云云,兴比甚佳。

明杨慎《词品》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宋·苏轼《范增论》

下一篇:宋·贺铸《小重山·花院深疑无路通》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