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duō
duō

朝代:宋作者:崔璆浏览量:3
duō
duō
duō
duō
xiǎo
ér
chéng
lǎo
wēng
yāo
wēi
xíng
duī
zhuó
yuán
huà
gōng
zhī
chūn
fēng
yòu
jiàn
qiān
绿
cóng
zhǔ
rén
měi
huái
怀
zài
jiǔ
xíng
dōng
huí
shǒu
shí
zūn
kōng
líng
jūn
tài
bái
xǐng
zuì
tóng
suǒ
zhōng
yuàn
jiàn
huà
miè
měng
shēng
tuō
zhōng

译文

感叹又感叹,小孩子一下子就变成了老翁。微小的事物各有各的形态和色彩,都是大自然精心雕琢的工巧。不知不觉春天已经过去,又看到了一片绿色的草木丛。主人怀着好客的心意,带着酒前往溪水东边。走一步回头望一眼,走了十步酒杯就已经空了。屈原和李白,无论清醒还是沉醉,都有着相同的结局。希望能变成蠛蠓,将生死寄托在这酒壶之中。

逐句剖析

"咄咄复咄咄":感叹又感叹,

"小儿成老翁":小孩子一下子就变成了老翁。

"幺微各形色":微小的事物各有各的形态和色彩,

"追琢元化工":都是大自然精心雕琢的工巧。

"不知春风去":不知不觉春天已经过去,

"又见千绿丛":又看到了一片绿色的草木丛。

"主人美客怀":主人怀着好客的心意,

"载酒行溪东":带着酒前往溪水东边。

"一步一回首":走一步回头望一眼,

"十步尊已空":走了十步酒杯就已经空了。

"灵均与太白":屈原和李白,

"醒醉同所终":无论清醒还是沉醉,都有着相同的结局。

"愿见化蠛蠓":希望能变成蠛蠓,

"生死托壶中":将生死寄托在这酒壶之中。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咄咄》是宋代崔璆创作的一首五言古诗。此诗围绕时光流逝、人生变化展开感慨。开篇以“咄咄复咄咄”表达出一种无奈与感叹,感叹小孩子迅速变成老翁,体现出时光飞逝之感。接着描述自然景象,不经意间春风已去,千绿丛生,暗示时光在不知不觉中流转。随后描绘主人携酒带客人到溪东游玩,客人饮酒急切,走十步酒就喝完,展现出一种及时行乐又略带急切的状态。又提及屈原和李白,他们无论醒醉都有相同的结局,引发对人生无常的思考。最后诗人希望能变成蠛蠓,在酒壶中度过生死,表达出一种想要超脱尘世、寻求解脱的愿望。全诗情感复杂,既有对时光的感慨,又有对人生的思考。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分段赏析

“咄咄复咄咄,小儿成老翁”,以反复的“咄咄”(感叹声)起笔,直抒胸臆。“小儿成老翁”用直白的对比,写出时光飞逝、人生易老的感慨,像一声叹息,让读者立刻感受到诗人对岁月流逝的惊叹。“幺微各形色,追琢元化工”,转向对自然万物的观察。“幺微”指细微的事物,它们各有形态色彩,都是被自然造化雕琢而成。这句语言质朴,既写出万物的多样性,也暗含对自然规律的敬畏,一切都在时光中被悄然塑造。“不知春风去,又见千绿丛”,写季节的流转。春风悄然离去,却又迎来一片新绿,没有刻意的抒情,只用景物变化暗示时光循环。“不知”二字,道尽时光流逝的不知不觉,而“千绿丛”的生机,又与前文“小儿成老翁”的沧桑形成对照,藏着对自然生生不息的感慨。“主人美客怀,载酒行溪东”,转入生活场景。主人载着酒带客人沿溪东行,画面鲜活。“美客怀”三字简单直接,写出主人的热情,“行溪东”则勾勒出轻松的出游情景,充满生活气息。“一步一回首,十步尊已空”,细节生动。“一步一回首”是留恋沿途风景,也是不舍相聚时光;“十步尊已空”则写饮酒之快,既表现相聚的尽兴,也暗合“时光易逝”的主题,美好的时光像酒一样,转眼就空了。“灵均与太白,醒醉同所终”,引入典故。“灵均”是屈原,“太白”是李白,一个清醒忧国,一个纵酒狂放,却有着相同的人生归宿。诗人借两位古人,跳出个人感慨,思考人生无论“醒”或“醉”,终有尽头,添了几分对人生的通透。“愿见化蠛蠓,生死托壶中”,抒发愿望。“蠛蠓”是微小的飞虫,诗人愿化为这样的小虫,将生死寄托在醉乡中。这不是消沉,更像一种超脱,既然时光易逝、人生有尽,不如在自在中安放身心,让情感在朴素的愿望中得到释然。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宋·文同《咏莲》

下一篇:宋·蔡伸《苏武慢·雁落平沙》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