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红开似镜":莲花全身通红盛开之际,像镜子一样闪射出火红的光彩,
# 全红开似镜:指莲花全身通红盛开之际,像镜子一样闪射出火红的光彩。
"半绿卷如杯":莲叶半卷之时,如同一只碧绿的酒杯。
# 半绿卷如杯:指莲叶半卷之时,如碧绿的酒杯。
"谁为回风力":是什么力量让风回旋而起,
# 回风:旋风。
"清香满面来":使那淡雅清香扑面而来。
北宋画家、诗人
文同(1018~1079),北宋画家、诗人。字与可,号笑笑居士、笑笑先生、锦江道人,世称石室先生,梓州永泰(今属四川)人。曾至邛州、洋州等任知州,元丰初出知湖州,未到任而卒,人称文湖州。文同善诗文书画,被文彦博、司马光等人赞许,尤其受苏轼敬重。其诗歌创作推崇梅尧臣,重视反映民间疾苦。他擅长描写自然景色,尤擅墨竹,画竹叶创“以墨深为面、淡为背”之法,主张“必先得成竹于胸中”,对苏轼画竹有影响,形成“湖州竹派”。亦喜作古木老槎、山水。著有《丹渊集》。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五言绝句,也是一首咏物诗。描绘了莲花全红似镜、荷叶半绿如杯的鲜明形态,展现出莲花、荷叶的特点与清香,营造出清淡典雅的意境,表达了诗人陶醉于自然美景之中的悠闲自在生活情趣。
2. 写作手法
以动写静:文中“花‘开’,叶‘卷’,是以动写静”,用花朵开放和新叶卷曲的动态,来表现莲池畔清幽平静的氛围,同时让人感受到大自然的无限生机。比喻:“金红开似镜,半绿卷如杯”中,将在日光照耀下鲜艳夺目、闪射出金红色光彩的花朵比作镜子,生动形象地写出花朵的明亮艳丽与光泽感;把翠绿半卷的新叶比作碧玉琢成的酒杯,细腻描绘出荷叶的形态与色泽,使荷叶的形象具体可感。以动写静:同时,“开”“卷”二字分别赋予静态的荷花与荷叶动态之感,生动展现出莲池畔清幽平静又充满无限生机的景象,让读者在动静结合间领略到自然的独特韵味
3. 分段赏析
“金红开似镜,半绿卷如杯。”意思是说,缓行莲池之畔,目光瞬间被那硕大红艳的莲花攫住。在炽烈日光倾洒下,它似燃烧的火焰般娇艳,又仿若一面精美的金红宝镜,将光芒折射得绚烂夺目,每一丝光彩都跳脱着灵动。与之相依的,是那片片翠绿的新叶。它们半卷着身姿,恰似碧玉雕琢的酒杯。花之“开”叶之“卷”,是自然含蓄的留白。一动一静间,尽显莲池的清幽安宁,让人仿若置身世外桃源,心无旁骛地感受着这份不被打扰的宁静,又好似能触摸到大地深处蓬勃跃动的生机。“谁为回风力,清香满面来。”正沉醉于这清新雅致的画卷,忽有清香满面而来。是何方力量催动风起,携香而至?又或许,本就无需风力,是莲花自身带着眷恋,将芬芳悠悠送来。这般美景,怎不令人心醉神迷!
4. 作品点评
这首诗虽风格平淡简洁,韵味稍欠,却在取材上独具匠心,精准捕捉莲花、荷叶、清香等特点并生动展现。其以质朴的笔触勾勒自然景致,使读者得以深切体会诗人沉浸于自然美景时悠然闲适的生活意趣。全诗语言质朴自然,不事雕琢,却凭借对景物特点的突出描写,将自然之美与生活之趣巧妙融合,于平淡之中彰显独特的艺术魅力,别具一番清新淡雅的韵味。
上一篇:宋·辛弃疾《生查子·独游雨岩》
下一篇:宋·崔璆《咄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