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江清浅时":秋天的江水清浅的时候,
"鱼过亦频窥":鱼游过也频频窥视。
"却为分明极":却因为看得过分清楚,
"翻成所得迟":反而变得收获迟缓。
# 成:一作令。
"浴偎红日色":沐浴时依偎着红色的日光,
"栖压碧芦枝":栖息时压弯了碧绿的芦苇枝。
"会共鹓同侣":将会和鹓鸟一同作伴侣,
"翱翔应可期":翱翔天空应该是可以期待的。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五言律诗,也是一首咏物诗。介绍了鹭鸶在秋江中的活动,描绘了它窥鱼、沐浴、栖息的姿态,体现了其生存智慧,营造出清雅的氛围,表达了对鹭鸶的喜爱及超脱尘俗的理想。
2. 写作手法
白描:“秋江清浅时,鱼过亦频窥”,以简洁笔墨勾勒出秋江清浅中,鱼游过时鹭鸶频频窥视的情景,生动展现其伺机捕鱼的专注。拟人:“浴偎红日色”,“偎”字将鹭鸶拟人化,写出它沐浴在红日下,仿佛亲昵依靠着阳光的慵懒姿态。夸张:“栖压碧芦枝”,“压”字夸张地表现出鹭鸶栖息在芦苇上,使碧芦微微弯曲的状态,凸显其与环境的融合。用典:“会共鹓同侣”,巧用“鹓”的典故,鹓是神话中与凤凰同类的神鸟,作者在诗中以之与鹭鸶并列,衬托鹭鸶的高洁,寄托超脱理想。对比:“浴偎红日色,栖压碧芦枝”,“红日”与“碧芦”形成色彩对比中,鲜明的色彩凸显了鹭鸶在不同环境中的优雅姿态。
3. 分段赏析
首联“秋江清浅时,鱼过亦频窥”,这句描绘了秋江水位清浅的时节,每当有鱼游过,鹭鸶就会频频探头窥视。简单的语言勾勒出一幅生动的画面,既写出了秋江的环境特点,又通过“频窥”这一动作,细致展现了鹭鸶专注等待、伺机捕鱼的神态,让读者仿佛能看到它紧盯水面的样子。颔联“却为分明极,翻成所得迟”,这两句说鹭鸶因为看得过分清楚、过分专注,反而使得捕捉到鱼的机会变迟了。这里揭示了一种有趣的矛盾,看似观察细致是优势,却可能因过度关注而错失时机,蕴含着朴素的生活哲理,引人思考。颈联“浴偎红日色,栖压碧芦枝”,前半句中“偎”字用得巧妙,写出鹭鸶沐浴在红日光芒中,仿佛亲昵地依靠着阳光,显得温顺惬意;后半句“压”字则表现出鹭鸶栖息在碧绿的芦苇枝上,让芦苇微微弯曲的样子,动静结合,色彩鲜明,展现了鹭鸶与自然环境的和谐相融。尾联“会共鹓同侣,翱翔应可期”,“鹓”是神话中高贵的神鸟,诗人说鹭鸶将来会和鹓鸟成为同伴,一同翱翔天空是可以期待的。这不仅抬高了鹭鸶的形象,更寄托了诗人希望超脱尘俗、追求高远境界的理想,让诗歌的意境得以升华。
4. 作品点评
这首诗通过对鹭鸶的细致刻画,体现了诗人观察自然的细致和苦吟炼意的创作特色,将对鹭鸶的喜爱与哲理思考、个人理想相结合,语言质朴自然,在咏物诗中独具特色,还得到了后世文献的收录和同时代诗人的呼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