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马花雪毛":你骑着白雪花毛的龙马,
# 龙马:言马高骏,指骏马。《周礼·夏官·廋人》:“马八尺以上为龙。”
"金鞍五陵豪":金鞍闪耀,好一个五陵豪侠。
# 五陵豪:家住在五陵的豪家贵公子。五陵,指长安附近西汉皇帝的五座陵基:高祖的长陵、惠帝的安陵、景帝的阳陵、武帝的茂陵、昭帝的平陵。汉代帝王每建陵墓皆迁四方豪族于其附近,后世遂以五陵为豪族的聚居之地。班固《西都赋》:“南望杜、灞,北眺五陵。”杜、灞谓杜陵、灞陵,在城南;五陵谓长陵、安陵、阳陵、茂陵、平陵,在渭北。皆汉代帝王陵墓,并徙入以置县邑,其所徙者皆豪右、富赀、吏二千石。,金鞍:马鞍饰以金者。此极言马鞍之贵重。
"秋霜切玉剑":你所佩之剑,色如秋霜,切玉如泥,
# 秋霜:言宝剑之光.色如秋霜。切玉剑谓宝剑坚韧锋利,可以切玉。
"落日明珠袍":你所穿之袍,缀有明珠,耀如落日。
# 珠袍:饰有珍珠的衣袍,言其华贵也。
"斗鸡事万乘":原来你是侍奉皇上斗鸡徒,
# 万乘:指皇帝。古者帝王车万乘,诸侯千乘。,斗鸡:唐玄宗好斗鸡,善斗鸡者每召入宫中侍奉,甚得宠幸。
"轩盖一何高":乘坐的马车轩盖高高。
# 轩盖:有篷盖之车,贵人所乘。
"弓摧南山虎":你张弓可摧南山虎,
# 弓摧南山虎:用晋周处事。《晋书·周处传》载:南山白额猛虎为患,周处入山射杀之。
"手接太行猱":伸臂手接太行飞猱。
# 手接太行猱:曹植《白马篇》:“仰手接飞猱。”此用其典。接,迎面射之为接。猱,猿猴类。
"酒后竞风彩":你酒后风采飞扬,
"三杯弄宝刀":三杯下肚,笑弄宝刀。
"杀人如剪草":你杀人如剪草,
"剧孟同游遨":与剧孟一同四海遨游。
# 剧孟:西汉大侠。此代指当时豪侠中之雄杰者。
"发愤去函谷":你于是发愤去了函谷关,
# 函谷:古关名,在陕州灵宝县。此代指帝京以东之要塞。
"从军向临洮":跟随大军去到临洮前线。
# 临洮:地名,属陇右道洮州。此代指帝京以西之边陲。
"叱咤经百战":叱咤风云经百战,
# 经百战:一作“万战场”。,叱咤:怒斥声。
"匈奴尽奔逃":匈奴如鼠尽奔逃。
# 奔逃:集作波涛。
"归来使酒气":你归来豪气不改,终日饮酒,
# 使酒气:因酒使气。
"未肯拜萧曹":不肯给萧曹宰相下拜。
# 萧曹:即汉相萧何、曹参。此代指时相。,拜:一作“下”。
"羞入原宪室":羞于学原宪,
# 原宪:即子思,孔子弟子。居处简陋,上漏下湿,不以为意,端坐而弦歌。见《韩诗外传》。
"荒径隐蓬蒿.":居住荒僻蓬蒿的地方。
# 荒径隐蓬蒿:自谓善慕“五陵豪”之生涯,羞为蛰居陋室之穷儒。径:集作淫。
唐代浪漫主义诗人,“诗仙”
李白(701~762),唐代诗人。字太白,号青莲居士。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静宁西南),出生于西域碎叶城(今吉尔吉斯斯坦托克马克附近),幼时随父迁至四川绵州昌隆县(今四川江油市)。李白与杜甫齐名,并称“李杜”,被后人誉为“诗仙”。其诗风雄奇豪放,想象丰富,语言流转自然,音律和谐多变。善于从民歌、神话中吸取营养和素材,构成其特有的瑰玮绚烂色彩,是屈原以来最具有个性特色和浪漫精神的诗人,达到了盛唐诗歌艺术的巅峰。代表作品有《蜀道难》《行路难》《梦游天姥吟留别》《静夜思》《早发白帝城》《将进酒》《望庐山瀑布》等。有《李太白集》传世。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五言古诗,也是一首描写侠客的诗。诗中先描绘了豪侠的外在形象和日常潇洒不羁的生活,如骑着龙马、佩戴宝剑、参与斗鸡等;接着展现其武艺高强,能张弓摧虎、手接飞猱;随后写豪侠在国家需要时,毅然从军,奔赴临洮前线,奋勇杀敌;最后描述其胜利归来后,不阿附权贵,宁愿继续过着游侠生活。全诗体现了诗人的爱国豪情,以及不向权贵低头的精神。
2. 写作手法
夸张:这首诗里,诗人以热烈的感情,丰富的想象,夸张的语言,刻划了一个武艺高强、报国杀敌、功成退隐的侠客形象。他出身高贵,剑如秋霜,袍饰明珠,艺高胆大,堪与名侠剧孟比肩。“弓摧南山虎,手接太行猱”等句,通过夸张手法突出豪侠武艺高强。记叙:全诗以叙事的方式,讲述豪侠的生活、从军经历以及归来后的选择,使人物形象逐步丰满。
3. 分段赏析
前八句“龙马花雪毛”至“手接太行猱”刻画豪侠形象,从外在的坐骑、服饰,到参与斗鸡活动的张扬,再到能“弓摧南山虎,手接太行猱”的高强武艺,展现出豪侠的富贵与勇武。中间四句“酒后竞风采”至“剧孟同游遨”描绘豪侠酒后的风采和行事风格,饮酒后展现出潇洒的姿态,视杀人如剪草,以剧孟自比,突出其不拘礼法、疾恶如仇。“发愤去函谷”至“匈奴尽奔逃”四句写豪侠在国家有难时从军征战,“发愤”体现其爱国热情,“叱咤经百战,匈奴尽奔逃”展现出征战的英勇和胜利的结果。最后四句“归来使酒气”至“荒径隐蓬蒿”写豪侠归来后的态度,不向权贵下拜,羞于与庸俗之人为伍,选择隐居荒径,保持自身的傲岸。
4. 作品点评
《白马篇》彰显了李白诗歌豪放飘逸的风格,诗人借豪侠形象抒发了自己的理想抱负和人生态度。诗中既有对豪侠英勇爱国精神的赞美,又透露出自己在现实中怀才不遇的愤懑。其语言奔放,气势磅礴,塑造的豪侠形象鲜明独特,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体现了李白诗歌浪漫主义与现实主义相结合的特点。
# 此诗寓贬于褒,寄扬于抑,深得《国风》之旨,读者宜细味之。
元萧士赟《分类补注李太白诗》
# 曹植《齐瑟行》“白马饰金羁”、言人当立功边塞,白拟为《白马篇》,诗义同。
明胡震亨《李杜诗通》
# 此诗李白之所作者。辞壮气豪,第以不识原宪而嗤为“荒淫”为可怪耳!
明朱谏《李诗辩疑》
上一篇:唐·白居易《池畔二首》
下一篇:唐·裴说《鹭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