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yóu
chūn
shuǐ
·
·
qín
lóu
dōng
fēng

朝代:宋作者:佚名浏览量:2
qín
lóu
dōng
fēng
yàn
huán
lái
xún
jiù
lěi
sāi
yóu
qiào
hóng
qīn
luó
nèn
cǎo
fāng
chōu
yīn
mèi
liǔ
qīng
huáng
jīn
yīng
zhuǎn
shàng
lín
yóu
chūn
shuǐ
lán
gān
biàn
yòu
shì
fān
xīn
táo
jiā
rén
yīng
guài
guī
chí
méi
zhuāng
lèi
fèng
xiāo
shēng
jué
yàn
wàng
duàn
qīng
shuāng
yún
shān
wàn
chóng
cùn
xīn
qiān

译文

秦楼耸立在这寒冷的东风中,燕子从南方归来还在寻找去年的巢穴。春天来了,剩下的寒意却久久不愿离开,风还是一样的尖厉,红色的太阳懒懒的照耀着衣服,丝毫感受不到暖意。户外的嫩草,刚刚抽出白色的小芽儿,妩媚的柳树也突然生出了金色的蕊。空中的黄莺在林中欢唱,游鱼也畅游在这春水之中。唱着歌,寂寞的倚遍了秦楼的阑干,看桃李又换了一番新花新叶。佳人应该责怪迟迟未归的意中人,涂了脂粉的脸上流下了眼泪。意中人离开之后,就渺无音讯,看这清澈的水中,也没有一对恩爱的锦鲤。但是,即使男方相隔云山万重,佳人的心还是神驰千里之外,萦绕在他的身边。

逐句剖析

"秦楼东风里":秦楼耸立在这寒冷的东风中,

"燕子还来寻旧垒":燕子从南方归来还在寻找去年的巢穴。

# 旧垒:去年的巢穴。

"余寒犹峭":春天来了,剩下的寒意却久久不愿离开,风还是一样的尖厉,

# 犹峭:一作微透。峭:尖厉。,余寒:剩下的寒意。

"红日薄侵罗绮":红色的太阳懒懒的照耀着衣服,丝毫感受不到暖意。

# 罗绮:衣服。

"嫩草方抽碧玉茵":户外的嫩草,刚刚抽出白色的小芽儿,

# 玉茵:刚出的小芽儿。茵,一作簪。

"媚柳轻窣黄金缕":妩媚的柳树也突然生出了金色的蕊。

# 缕:一作蕊。,窣:突然钻出来。,媚柳:柔媚的柳条。

"莺转上林":空中的黄莺在林中欢唱,

# 转:形容鸟婉转地叫。一作啭。

"鱼游春水":游鱼也畅游在这春水之中。

# 鱼游春水:游鱼也畅游在这春水之中。

"几曲阑干遍倚":唱着歌,寂寞的倚遍了秦楼的阑干,

# 几:一作屈。

"又是一番新桃李":看桃李又换了一番新花新叶。

# 新桃李:新花嫩叶。

"佳人应怪归迟":佳人应该责怪迟迟未归的意中人,

# 怪:一作念。

"梅妆泪洗":涂了脂粉的脸上流下了眼泪。

# 泪:一作淡。,梅妆:脂粉。

"凤箫声绝无孤雁":意中人离开之后,就渺无音讯,

# :一做沉。,绝:一作杳。

"望断清波无双鲤":看这清澈的水中,也没有一对恩爱的锦鲤。

# 双鲤:谓书札也。,清:一作澄。

"云山万重":但是,即使男方相隔云山万重,

"寸心千里":佳人的心还是神驰千里之外,萦绕在他的身边。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鱼游春水·秦楼东风里》是宋朝一首春日怀人词。上片绘景:东风轻拂秦楼,杨柳依依,碧草萋萋,黄莺啼唱,紫燕翻飞,鱼儿在春水里畅游,春天重返人间。下片抒情:桃李竞相绽放,争奇斗艳,春色美如画卷。可词人倚遍栏杆,望尽清波,也未见思念之人归来,思念之情愈发浓烈。整首词风格和婉秀美,抒情细腻,婉约绮丽。
展开阅读全文 ∨

背景

关于《鱼游春水》这首词的来历,宋代学者胡仔在《苕溪渔隐丛话》中记载了两种不同的说法: 第一种说法来自《复斋漫录》:宋徽宗政和年间,有个宫廷使者出使越州(今浙江绍兴)回来,在一座古碑的背面发现了这首词。当时词上既没有作者名字,也没有曲谱,完全不知道是谁写的。这位使者就把词抄录下来进献给皇帝,宋徽宗觉得写得不错,就让宫廷音乐机构大晟府给这首词配上曲子,还根据词里的内容,亲自给它取名叫《鱼游春水》。 第二种说法出自《古今词话》:在北宋都城汴京的汴河河堤上,守河的士兵挖地时挖到一块石碑,上面刻着一首词,也没有标题。大臣们把词呈给皇帝看,宋徽宗特别欣赏这首词的文采,觉得好得不得了,想给它起个名字。他看到词里写到“鱼游春水”的句子,就摘出这四个字作为词牌名,还让教坊的乐工们按着词意配上曲子演唱。这首词总共有九十四个字,把春天的花草、黄莺、燕子这些动植物都描写得特别生动。据说这种写法很像唐代人的风格,后来的词人描写景物和抒发感情,都没能超过这首词的水平。 不过,这两种说法到底哪个对,现在也没法确定了。我们只知道,政和是宋徽宗的年号,越州就是现在的浙江绍兴。可以肯定的是,这首词是宋徽宗以前南方地区的作品,至于具体是什么时候写的,就没人知道了。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闺怨词,描绘了春日秦楼中燕子归巢、草长莺啼的生机景象与佳人独倚阑干的孤寂身影,体现了春光烂漫与人心寂寞的强烈反差,营造了繁华背后深藏离愁的婉约意境,表达了思妇对远行爱人的深切思念与盼归不得的哀怨之情。

2. 写作手法

反衬:以乐景衬哀情,“嫩草方抽”,“媚柳轻窣”,“莺啭上林,鱼游春水”这是当日佳人与所欢行乐时所见的美景,如今这一美景又已重现,但是所欢却已不在身边;去年的燕子还懂得回来寻找旧垒,而心上人却一去不归;这怎能不令她阑干倚遍,泪洗梅妆呢。以春景的明媚来反衬离人的愁思。用典:“梅妆”用的是寿阳公主的典故。《太平御览·时序部》引《杂五行书》说:“宋武帝女寿阳公主人日卧于含章殿檐下,梅花落公主额上,成五出花,拂之不去,皇后留之,看得几时,经三日,洗之乃落。宫女奇其异,竞效之,今梅花妆是也。”这里泛指妇女面部化妆。“梅妆泪洗”即涂了脂粉的脸上流下了眼泪之意。描绘出了女主人公怀念远人的情态。比喻:以“碧玉茵”喻嫩草,以“黄金蕊”喻新出的柳条,这样比喻更增加了景观的魅力。

3. 分段赏析

上片全是写景,但这些景物其实都藏着词人的深意。“秦楼东风里”这句一开头就把我们带进了一个具体的地方——秦楼。“秦楼”在古代诗词中常指女子居住的闺楼,比如汉乐府《陌上桑》和李白《忆秦娥》里的“秦楼”,都是这个意思。这样一来,词中描写的景物就有了一个明确的背景,我们就知道词中的人是生活在“秦楼”中的女子。词中写道:“东风轻拂,燕子归来”,这些景象都是春天来临的标志。但词人特别提到“燕子还来寻旧垒”,这句话其实是为后文做铺垫,表面写燕子回来找旧巢,实际上是反衬人的不归。这种写法真是既巧妙又含蓄。接下来,“嫩草方抽碧玉茵,媚柳轻窣黄金蕊”这四句,词人的笔触从室内转向室外,用嫩草、垂柳、黄莺、游鱼四种景物,勾勒出一幅生动的春日画面。嫩草像是碧玉做的垫子,嫩柳的新芽如同黄金般闪耀,黄莺在空中歌唱,鱼儿在水中游动,声音和色彩交织在一起,形成了一幅立体的春日图景。这里有两个比喻特别美:“碧玉茵”形容嫩草,“黄金蕊”形容新柳,都是通过联想让景物更加生动。这四句动词用得也很妙,比如“抽”“窣”“啭”“游”,每个字都恰到好处,让画面动了起来。整幅画面明亮欢快,就像春天的生机一样,但隐隐约约也透露出一丝慵懒的气息——这么美好的春光,佳人却迟迟不起,这背后的心情可想而知。到了下片,词人就开始直接写人了。“几曲阑干遍倚,又是一番新桃李。佳人应怪归迟,梅妆泪洗。”四句,写的是佳人倚靠在秦楼的栏杆上,看着外面的景色。她看到桃李开了新花,这说明一年又过去了。但心里想的人还没有回来,这使得她不禁流下了眼泪。“梅妆泪洗”中的“梅妆”用的是一个典故,指女子化的梅花妆,形容她涂了脂粉的脸上流下了眼泪,画面感特别强。“凤箫声绝沉孤雁,望断清波无双鲤。云山万重,寸心千里。”四句,写的是佳人思念远方的人。传说中萧史善吹箫,他的妻子是秦穆公的女儿弄玉,后来两个人一起升天成仙了。这里说“凤箫声绝”,就是说心上人已经不见了。接着用“孤雁”“双鲤”两个典故,比喻没有收到对方的消息。这两个典故都和书信有关,说明对方音讯全无,但佳人的心还是飞到了千里之外,一直牵挂着那个人。整首词通过春天的美景来反衬离别的痛苦。词中写到的美景——嫩草、垂柳、黄莺、游鱼,都是佳人曾经和心上人一起欣赏过的。如今景色依旧,但人却不在了。就像那燕子每年都会回来,而心上人却一去不返,这怎能不让人伤心呢?

4. 作品点评

从艺术表现手法上看,这首词最巧妙的地方在于用明媚的春光来反衬女子的相思愁苦。词里写的“嫩草方抽”,“媚柳轻窣”,“莺啭上林,鱼游春水”,这些都是春天最典型的景致。这些景色,正是当初女子和心上人一起赏春时见过的美好画面。如今同样的美景再次出现,可那个曾经陪伴她一起欣赏的人却已经不在身边了。词人还特意提到,连去年春天的燕子都知道飞回旧巢,可心上人却一去不返。这种对比,更显得女子形单影只、孤独凄凉。所以她才会扶着栏杆久久伫立,任由泪水打湿精心描绘的妆容。整首词的语言风格非常平实流畅,没有堆砌华丽的辞藻。用的典故也都通俗易懂,比如寿阳公主"梅妆"、弄玉吹箫这样的故事,就算不熟悉这些典故的人,也能从上下文中猜出大概意思。这种不刻意追求高深的表现手法,倒像是民间歌谣的风格,反而更显亲切自然。

展开阅读全文 ∨

作品评价

# 此词作得颇为婉丽,极秀美可爱,惜不知作者姓氏。

近代文学家薛砺若《宋试通论》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宋·苏轼《浣溪沙·咏橘》

下一篇:宋·汪藻《春日》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