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春略无十日晴":一整个春天,几乎没有十个晴天,
# 略无:全无,毫无。
"处处溪云将雨行":到处都是溪上云朵,带着雨意飘行。
# 将雨:带雨。,溪:一作浮。,处处:各个地方。
"野田春水碧于镜":野外田畴,春水碧绿得胜过镜子,
# 碧于镜:言田里的春水像镜面一样平整光亮且碧绿。,春水:春天的河水。
"人影渡傍鸥不惊":人影在渡口边,沙鸥却不会受惊。
# 鸥不惊:言人无机心而鸥鸟与人亲近。鸥:鸟类的一科,生活在海洋、河湖边。,人影渡傍:渡口旁边有人影往来。渡,古渡口。
"桃花嫣然出篱笑":桃花美好地探出篱笆,似在欢笑,
# 嫣然:笑的样子。美好貌。
"似开未开最有情":像开未开的样子,最是含情。
# 似:仿佛,好像。
"茅茨烟暝客衣湿":茅舍上炊烟昏暗,旅客衣裳被打湿,
# 烟暝:烟雨迷蒙。暝,昏暗。,茅茨:茅草屋顶。
"破梦午鸡啼一声":午睡梦被打破,正午公鸡啼叫一声。
# 午鸡啼一声:午后的鸡鸣。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七言律诗,也是一首行旅写景诗。描绘了春日出行旅途中所见的一系列景象,借这些春日旅途画面,表达作者对自然美景的欣赏与喜爱。
2. 写作手法
开门见山:“一春略无十日晴,处处浮云将雨行”,起笔直接切入春日天气,无多余铺垫,把“一春少晴、云行带雨”的春日气候特点和盘托出,快速给读者呈现核心景象,让读者即刻进入春日情境,简洁明快地开启全诗对春景的描绘。
3. 分段赏析
首联“一春略无十日晴,处处浮云将雨行”,先描绘天气的奇特景象,整个春天好像只有十天是晴天,大部分时间都笼罩在烟雨中,那些流动的云彩带着雨意四处飘荡,随时可能落下几滴雨来,这样的天气难免让人心里生出厌烦。颔联“野田春水碧于镜,人影渡傍鸥不惊”,接着展现春日里闲适的美景,田野间的春水清澈得像镜子一样,映着岸边的草木绿意,透着柔和舒展的气息;人们在渡口边从容走过,旁边的鸥鸟丝毫没有被惊扰,人与鸟安然相处、融洽自在,这是一处上扬的笔调。颈联“桃花嫣然出篱笑,似开未开最有情”,最有美学趣味,桃花娇美地笑着,从篱笆间探出来,就像美丽的女子含情顾盼,让人想起“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的诗句。作者认为最美的是那种似开未开的状态,花苞微微绽放却没有完全盛开,既娇艳柔嫩又充满生机,正是最富有诗意和审美张力的时刻,就像豆蔻年华的少女,丰满温润又充满活力。欣赏这样的美景,让人焕发出青春的朝气,这又是一处上扬的描写。尾联“茅茨烟暝客衣湿,破梦午鸡啼一声”,由于茅舍周围烟雨朦胧,打湿了客人的衣裳,中午的鸡叫声惊醒了梦中人。在一种压抑的氛围中收尾,带着失意和怅然的感觉。整首诗抑扬交替,真切地展现了诗人的情绪变化,语言清新流畅,充分体现了他在诗歌艺术上的追求。
4. 作品点评
春日远足是极为常见的创作主题,而这首诗最突出的长处,就在于从普通日常里挖掘出了别样的韵味,展现出一种全新的审美理念。
# 此诗一出,为诗社诸公所称。
宋张世南《游宦纪闻》
# 汪诗深醇雅健。
清纪昀《武英殿丛书·浮溪集》
# 汪诗高华有骨,兴寄深远。
明末清初吕留良《宋诗钞·浮溪集》序
上一篇:宋·佚名《鱼游春水·秦楼东风里》
下一篇:宋·张炎《清平乐·采芳人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