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shān
·
·
shù

朝代:宋作者:宋自逊浏览量:4
shān
shì
wèi
lǎo
xīn
xiān
lǎn
ài
xué
dào
rén
jiā
bàn
zhú
tuán
míng
wǎn
qīng
shān
mǎi
xiǎo
jié
sān
jiān
kāi
jìng
qīng
xiū
zhú
zāi
jiào
mǎn
lái
biàn
便
qǐng
suí
fēn
jiā
cháng
fàn
ruò
kěn
xiǎo
liú
lián
gèng
jiǔ
sān
bēi
liǎng
zhǎn
yín
shī
fēng
yuè
rèn
zhāo
shēn
wài
shì
guān
xīn
yǒu
tiān
gōng
guǎn

译文

壶山居士,人还没有老心就懒散了。爱向道人家中,备下读书用的竹几,打坐的蒲团、煮茶的茶碗。买下青山一角,盖起三间小屋,开辟一条小路,俯身可见清溪,四周种满修长的竹子。客人来了就随意招待,端上家常便饭。若肯多坐会儿,再添些薄酒,喝个两三杯,吟诗作曲,任凭风吹日晒随意消遣。身外的事情,一概不挂心,自有上天安排照管。

逐句剖析

"壶山居士":壶山居士,

# 壶山居士:词人自号。居士:犹处士,古代称有才德而隐居不仕的人。

"未老心先懒":人还没有老心就懒散了。

# 未:还没有。

"爱学道人家":爱向道人家中,

"办竹几、":备下读书用的竹几,

"蒲团茗碗":打坐的蒲团、煮茶的茶碗。

# 茗碗:煮茶用茶碗。,蒲团:信仰佛、道的人,在打坐和跪拜时,多用蒲草编成的团形垫具,称蒲团。

"青山可买":买下青山一角,

"小结屋三间":盖起三间小屋,

# 小结屋:小茅屋。

"开一径":开辟一条小路,

"俯清溪":俯身可见清溪,

"修竹栽教满":四周种满修长的竹子。

"客来便请":客人来了就随意招待,

"随分家常饭":端上家常便饭。

# 随分:随便。

"若肯小留连":若肯多坐会儿,

# 留:停留。,肯:愿意。

"更薄酒":再添些薄酒,

"三杯两盏":喝个两三杯,

"吟诗度曲":吟诗作曲,

"风月任招呼":任凭风吹日晒随意消遣。

"身外事":身外的事情,

"不关心":一概不挂心,

"自有天公管":自有上天安排照管。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蓦山溪·自述》是南宋词人宋自逊创作的述志词,以隐逸生活为主题,通过白描手法展现其超脱尘世的心境。上片直陈归隐之志,借“竹几、蒲团茗碗”“修竹栽教满”等意象,勾勒出青山环绕、竹径清溪的简朴居所,体现道家简淡无为的生活追求。下片以铺陈待客之道,刻画出与世无争、吟风弄月的闲适情态,全词语言平实自然,不事雕琢,采用意象组合与叠词呼应的写作手法,如“竹几、蒲团茗碗”的器物陈列,“吟诗度曲,风月任招呼”的行为描写,形成疏朗淡远的意境。作品通过居所环境与处世态度的双重刻画,传递出南宋文人面对时局动荡时“避世自保”的复杂心态,既有隐逸生活的自得其乐,又隐含对现实的无奈疏离。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宋代词人

宋自逊(?~?),宋代词人。字谦父,号壶山,祖籍金华(今属浙江)。曾谒贾似道,得其资助,在南昌建造房屋。晚年筑室于西山之下,名其庐为“专壑堂”。其词内容多抒发隐居感慨,好发议论,散文化倾向较浓。黄升谓其“文笔高绝,当代名流皆敬爱之”。著有《渔樵笛谱》。

展开阅读全文 ∨

背景

《蓦山溪·自述》是宋自逊在南宋倾亡前社会动荡时期创作的隐逸词。作者因对现实政治的悲观失望及受道教无为思想浸染,选择避世隐居,通过描绘青山、竹径、清溪等简朴居所环境,展现其“未老心先懒”的出世心境。词中“客来便请家常饭”“身外事不关心”等句,既流露淡泊名利的处世态度,又暗含对南宋末年乱世的疏离与无奈,最终以“自有天公管”收束,将个人隐逸升华为对世事的超然。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蓦山溪·自述》是南宋词人宋自逊创作的一首隐逸词,以述志题材展现其超脱尘世、淡泊名利的生活态度。全词通过白描手法勾勒隐居环境与处世方式,主题聚焦于对世俗纷争的疏离与对精神自由的追求,既流露道家简淡无为的思想,又隐含对南宋末年社会动荡的微妙讽喻。词中“未老心先懒”直陈消极避世之志,“身外事,不关心”以反语暗藏对现实的无奈,语言质朴却意蕴深长,形成“疏中见密”的艺术特质。

2. 分段赏析

上片以“壶山居士,未老心先懒”开篇,自述心迹,“未老心先懒”直指词人未衰先倦的消极心态,此“懒”非天生,实为世事磨难所致。其“爱学道人家”以下铺陈隐居环境:竹几、蒲团、茗碗等简朴用物,青山、小径、清溪、修竹等清幽居所,皆浸染道家简淡无为之风,与侯门酒绿灯红形成鲜明对比。下片转写处世态度,“客来便请”以“便”字显疏离而不绝情,“若肯小留连”以薄酒待客显淡泊,“吟诗度曲”呼应“风月任招呼”,将隐逸之趣与世事疏离巧妙勾连。结句“身外事,不关心,自有天公管”看似超然,实则暗藏机锋——前文“未老心先懒”与此处“不关心”形成矛盾张力,既流露对南宋末年乱世的无奈疏离,又隐现对统治者无能的微弱讥诮。

3. 作品点评

全词语言平白浅近,虽无警策之句,然以“不关心”的淡漠语调包裹“天公管”的潜在诘问,于疏懒表象下隐现对现实的未忘怀,故虽“无意谋篇”而仍具可读性。

展开阅读全文 ∨

作品评价

# 便是洞天福地。

明卓人月《古今词统》

# 宋谦父“办竹几,蒲团茗碗。”“更薄酒、三杯两盏。”前此第三字俱平,而后此第三字俱仄也。

清沈雄《古今词话·词辨》

# 作旷达语,宋词中每见之。此词擅胜者,在笔气疏爽直达,结句尤为见道语,惟其信天任命,始能达观,非矫情也。

清俞陛云《唐五代两宋词选释》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宋·佚名《御街行·霜风渐紧寒侵被》

下一篇:宋·史达祖《留春令(其二·咏梅花)》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