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suàn
·
·
zèng
wǎn
háng

朝代:宋作者:施酒监浏览量:3
xiāng
féng
qíng
biàn
便
shēn
hèn
xiāng
féng
zǎo
shí
jìn
qiān
qiān
wàn
wàn
rén
zhōng
jiā
hǎo
bié
dēng
cháng
dào
zhuǎn
gèng
tiān
fán
nǎo
lóu
wài
zhū
lóu
lán
mǎn
wéi
fāng
cǎo

译文

你我一相逢便情根深种,只恨未能早点相识。认识了很多女子,却始终没有,你这般好。如今我就要与你分别登上远去的路,反而心头更添烦恼。独自倚在朱楼上的栏杆上,满目被芳草所包围。

逐句剖析

"相逢情便深":你我一相逢便情根深种,

"恨不相逢早":只恨未能早点相识。

"识尽千千万万人":认识了很多女子,

"终不似、":却始终没有,

"伊家好":你这般好。

# 伊家:你。

"别你登长道":如今我就要与你分别登上远去的路,

"转更添烦恼":反而心头更添烦恼。

"楼外朱楼独倚阑":独自倚在朱楼上的栏杆上,

# 倚阑:靠着栏杆。

"满目围芳草":满目被芳草所包围。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卜算子·赠乐婉杭妓》是宋朝词人施酒监写的一首词。这首词以婉约深情的笔调,抒发了重逢的欢欣与离别的怅惘。上阕开门见山,开篇两句直抒与爱人相逢的复杂心绪。后三句运用映衬手法,凸显其情感的深挚与独特。下阕前两句铺陈与爱人分别后独自远行的画面。结尾两句勾勒出主人公凭栏远眺、目送芳草绵延的孤寂场景。全词情感层层深入,意境悠远,语言真挚自然,情感表达酣畅淋漓。
展开阅读全文 ∨

背景

宋代有一位名为施的酒监官员,与歌伎乐婉自相逢后便情投意合、亲密无间。然而因公务调动,二人不得不分道扬镳。他满心郁结、辗转难眠,甚至痛切地希望能带着她一同远行。迫于现实无奈之际,便挥笔写下《卜算子·赠乐婉杭妓》一词,作为临别赠言,以寄相思。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赠予歌女的词。词人以婉约深情的笔调描绘了与歌女的感情,抒发了重逢的欢欣与离别的怅惘。

2. 写作手法

对比:“识尽千千万万人,终不似,伊家好。”这三句通过于千千万万人做比较,都不如所爱之人,表达了对所爱之人的独特情感。

3. 分段赏析

上阙“相逢情便深,恨不相逢早。”他们一相逢,就很快坠入爱河。李白的“相见情已深,未语可知心”,同样道出这种初见即倾心的奇妙感觉。宝玉初见黛玉时脱口而出的“这个妹妹,好像在哪里见过”,正是这种“前世今生”般宿命般的相遇的最佳写照。“恨不相逢早”,这句话固然令人感慨,但比起许多人,他的际遇已算幸运,又何来遗憾?张籍在诗中写道:“还君明珠双泪垂,恨不相逢未嫁时。”那女子已名花有主,只能婉拒追求。那男子虽痛心,但也只能“发乎情,止乎礼”。苏曼殊亦有类似经历,他的“还卿一钵无情泪,恨不相逢未剃时!”同样因自己出家为僧,面对所爱之人只能无奈放手。“识尽千千万万人,终不似,伊家好。”读到这两句,不禁联想到杜牧,他同样流连于青楼酒宴,也写过动人的情话,如“春风十里扬州路,卷上珠帘总不如”。千千万万人,能相识已属不易,更遑论相知。接下来的“别你登长道,转更添烦恼”,写的是即将离别的愁绪。词人虽未明说烦恼何来,但结合杜牧后来的悔恨,施酒监此处大约也有相似的情感。古代青楼女子的爱情,多半以悲剧收场。霍小玉、杜十娘,无不是封建社会中女性悲惨命运的象征。最后两句的意境,与白居易“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相似,却更深沉。同样是芳草绵延,比喻别情不绝,但此处的情感更加浓烈,仿佛将无尽的怅惘融入字句之间。

展开阅读全文 ∨

作品评价

# 那句“识尽千千万万人,终不似、伊家好。”总好过人生若只如初见,两种截然不同的情感。张爱玲说:于千千万万人之中,遇见你要遇见的人;于千千万万年之中,时间无涯的荒野里,没有早一步,也没有迟一步。

魏玉良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宋·苏舜钦《过苏州》

下一篇:宋·范成大《早发竹下》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