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zuì
táo
yuán
·
·
liǔ

朝代:宋作者:翁元龙浏览量:2
qiān
fēng
wàn
qíng
nián
nián
zhǎng
duǎn
tíng
àn
huáng
kàn
dào
绿
chéng
yīn
chūn
yóu
sòng
yíng
yīng
zhòng
yàn
chóu
qīng
rén
bié
qíng
rào
yān
lěng
zhào
míng
huà
chuán
shēng

译文

千万条柳丝迎着风雨沐浴着晴日。年年站在长短亭旁目睹旅客来去匆匆。从暗黄的柳芽萌生到一片绿阴浓重。经历了春来春往的整个过程。黄莺的思绪浓重,燕子的愁绪稍轻。恰似长短亭上人们依依难舍、含愁相别的情形。环湖柳色绿如烟,映衬得西湖水波明净。一叶画舟在水面上划动,载着幽幽一曲玉笙的乐音。

逐句剖析

"千丝风雨万丝晴":千万条柳丝迎着风雨沐浴着晴日。

"年年长短亭":年年站在长短亭旁目睹旅客来去匆匆。

# 年年长短亭:指年年柳树都在亭边送人远行。

"暗黄看到绿成阴":从暗黄的柳芽萌生到一片绿阴浓重。

# 暗黄看到绿成阴:“暗黄”二句:春天来时,柳条为暗黄色,春天去时,柳条为碧绿色。暗:一作闇。

"春由他送迎":经历了春来春往的整个过程。

"莺思重":黄莺的思绪浓重,

"燕愁轻":燕子的愁绪稍轻。

"如人离别情":恰似长短亭上人们依依难舍、含愁相别的情形。

"绕湖烟冷罩波明":环湖柳色绿如烟,映衬得西湖水波明净。

# 绕湖烟冷罩波明:指柳树沿西湖环绕。

"画船移玉笙":一叶画舟在水面上划动,载着幽幽一曲玉笙的乐音。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醉桃源·柳》是宋代翁元龙创作的一首词。词的上片聚焦于驿道旁、长亭边的柳树,点明春天的更迭、草木的兴衰皆遵循自然法则,难以更改,正如人们在人生旅程中,相聚与别离亦是寻常之事,不必刻意强求。下片则笔锋一转,描绘西湖烟柳之景。此画面虽美,却隐隐透露出一抹淡淡的哀愁,与离情遥相呼应。整首词巧妙地赋予柳以人的情感,借柳来吟咏离情,不仅富有诗意,更饶有理趣。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写作手法

拟人:“莺思重,燕愁轻。如人离别情”,将莺燕赋予人的“思”与“愁”,把它们比作人在离别时有着不同程度的情感,生动形象地强化了离别的氛围,使情感表达更具感染力。

2. 分段赏析

这首词以柳为吟咏对象。鉴于自古以来便存在折柳送别的传统习俗,作者将柳拟人化,借柳来抒发离情别绪。上片着力刻画驿道旁、长亭边的柳树。此处作为人们设宴饯行之所,这里的柳树岁岁年年为人送别,同时也年复一年迎送春天,久而久之,已然成为离情别绪的象征。下片则转而描绘西湖烟柳。此柳同样每年迎送春天,时常留意湖面摇曳的画船,倾听船上飘出的悠扬笙歌,感知着男女游客们或浓或淡的情思愁绪,因而自身也饱含深情,成为承载世间离情别绪的寄托之物。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宋·王质《八声甘州·读诸葛武侯传》

下一篇:宋·谢逸《蝶恋花·豆蔻梢头春色浅》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