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xún
yǐn
zhě

朝代:宋作者:魏野浏览量:2
xún
zhēn
péng
lái
dǎo
xiāng
fēng
dòng
sōng
huā
lǎo
cǎi
zhī
chù
wèi
guī
lái
bái
yún
mǎn
rén
sǎo

译文

寻仙问道,没成想却来到了蓬莱仙岛,这里到处香气弥漫,松花自落。仙人到底去了哪里呢,怎么到至今还不回来,这满地的白云幸好没人打扫。

逐句剖析

"寻真误入蓬莱岛":寻仙问道,没成想却来到了蓬莱仙岛,

# 蓬莱:又称蓬壶。神话中渤海里仙人居住的三座神山之一。,真:即仙人,道家称存养本性或修真得道的人为真人。

"香风不动松花老":这里到处香气弥漫,松花自落。

# 老:衰老,引申为花的衰老,即下落的意思。,松花:松树的花。

"采芝何处未归来":仙人到底去了哪里呢,怎么到至今还不回来,

# 采芝:摘采芝草。古以芝草为神草,服之长生,故常以“采芝”指求仙或隐居,此处代指作者所要寻找的仙人。

"白云满地无人扫":这满地的白云幸好没人打扫。

# 满:一作遍。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寻隐者不遇》是北宋诗人魏野创作的七言绝句。诗中,诗人想象自己寻访仙人时误入蓬莱仙境,以“香风不动松花老”描绘隐者居处的清幽,以“采芝何处未归来,白云满地无人扫”勾勒出无人打扰的闲适之境。前两句点明寻访地点,渲染静谧氛围;后两句写寻而不遇,通过想象与留白,将隐者超然出尘的形象与诗人对隐居生活的向往融入其中。诗人运用想象与虚实结合的手法,以仙境喻隐者居处,既展现了闲逸雅致的生活图景,又暗含对隐者超凡胸怀的赞美。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魏野(960—1020)陕州陕县人,字仲先,号草堂居士。不求仕进,自筑草堂,弹琴赋诗其中。真宗大中祥符四年,帝祀汾阴,与表兄李渎同被举荐,上表以病辞,诏州县常加存抚。与王旦、寇准友善,常往来酬唱。为诗精苦,有唐人风格,多警策句。有《东观集》、《草堂集》。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七言绝句,也是一首游仙、寻隐诗。全诗以想象为笔,既道出寻而不遇的怅惘,又通过仙境般的场景摹写,凸显隐者超然出尘的胸怀,淋漓尽致地表达出诗人对隐逸生活的深切向往。

2. 写作手法

白描:“采芝何处未归来,白云满地无人扫”以直白如话的语言,既交代了寻访不遇的结局,又通过“白云满地”的空寂画面,含蓄传递出隐者的超凡境界与诗人的怅惘之情。借景抒情:“香风不动松花老”,诗人选取“香风”“松花”等自然意象,勾勒出隐者居处的环境,以静态画面传递出环境的清幽静谧。

3. 分段赏析

前两句“寻真误入蓬莱岛,香风不动松花老”中,首句点明寻访地点为仿若仙境的“蓬莱岛”,以“真人”称隐者,暗指其道士身份并流露敬仰之意。一个“误”字,既写出诗人不经意间踏入幽境的机缘巧合,亦暗藏其对眼前静谧之景的惊异与赞叹。次句“香风不动松花老”聚焦所见之景,以“香风不动”的静态氛围,衬托“松花自落”的自然意趣,将隐者居处的清幽雅致展现得淋漓尽致。后两句“采芝何处未归来,白云遍地无人扫”笔锋一转,以自问自答的形式展开想象:诗人面对满地白云、沓无人迹的景象,推测隐者必是深入深山采集灵芝去了。灵芝作为长生不老的象征,既暗示隐者超凡脱俗的隐逸追求,亦通过“何处未归”的疑问,暗藏寻而不遇的怅惘。诗人虽未得见隐者真容,却在“白云满地无人扫”的空寂画面中,将对隐者超然风骨的向往、对隐逸生活的憧憬,以及伫立远眺时的惘然余韵,不着痕迹地融入虚实交织的意境之中,读来余味悠长。

4. 作品点评

这首诗以白描手法勾勒意境,青松郁郁、白云悠悠,简洁的意象中构成鲜明的艺术画面。诗中“香风”一词的巧妙融入,使画面更具层次感与感染力,尽显自然之美与闲逸之境。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宋·陆文圭《点绛唇·闷托香腑》

下一篇:宋·晏殊《破阵子·海上蟠桃易熟》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