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sòng
èr
shí
shǒu

朝代:宋作者:释正觉浏览量:2
qīng
shān
bái
xiá
máng
máng
liú
shuǐ
rǎo
rǎo
huáng
huā
yǒu
chù
xiān
háo
chù
wàn
bié
qiān
chā
cháng
ān
shàng
wèi
guī
xún
yóu
zhāi
yáng
huā

译文

青山没有什么不同的地方,白玉没有一点瑕疵。广阔模糊、奔腾不息的流水,纷纷扰扰的黄花随风摇曳。在有佛的地方,连细微的东西都不存在,在没有佛的地方,存在着千万种差别。长安道路上的还没有返回故乡的旅客,沿着溪流随意地采摘杨花。

逐句剖析

"青山不异":青山没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白玉无瑕":白玉没有一点瑕疵。

"茫茫流水":广阔模糊、奔腾不息的流水,

"扰扰黄花":纷纷扰扰的黄花随风摇曳。

"有佛处纤毫不立":在有佛的地方,连细微的东西都不存在,

"无佛处万别千差":在没有佛的地方,存在着千万种差别。

"长安路上未归客":长安道路上的还没有返回故乡的旅客,

"寻溪由自摘杨花":沿着溪流随意地采摘杨花。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颂古二十一首(其七)》是北宋禅僧释正觉创作的一首偈颂。全诗通过自然景物与禅理的结合,表达了作者对佛法的领悟。前四句以“青山”“白玉”“流水”“黄花”等景象,展现清净无染的禅境;五六句通过“有佛”“无佛”的对比,阐明“万法归一”的禅宗思想,末句以“摘杨花”的动作暗示随缘自适的生活态度。诗歌语言简洁明快,善用对比手法,将抽象佛理融入具体景象中,体现了禅诗“不立文字”又“不离文字”的特点。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分段赏析

“青山不异,白玉无瑕”‌,以“青山”永恒不变喻佛性恒常,以“白玉”纯净无染喻心性通透,运用比喻手法揭示禅宗“自性清净”的核心思想。‌“茫茫流水,扰扰黄花”‌,流动的溪水与摇曳的野花构成动态自然图景,“茫茫”“扰扰”叠词强化万物纷繁的表象,暗指尘世纷扰,反衬下句禅理。‌“有佛处纤毫不立,无佛处万别千差”,“有佛处纤毫不立”‌直指禅宗真谛:觉悟时万法归一,不执外相;“无佛处万别千差”则点破迷惘时众生颠倒,妄见差别。两句对比鲜明,以哲理化语言阐明“放下分别心”的禅悟。“长安路上未归客,寻溪由自摘杨花”‌,将禅理融入生活场景,“长安路”象征功名尘网,“未归客”暗喻迷途世人,“寻溪摘花”的悠然动作,寄托随缘自适、回归本真的禅意,以白描手法传递超脱自在的人生境界。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宋·石孝友《乌夜啼·潇湘雨打船篷》

下一篇:宋·汪元量《百花潭》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