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sòng
bǎi
liù
shí
liù

朝代:宋作者:释正觉浏览量:3
guī
yuán
fāng
yòng
xíng
shě
cáng
dùn
zhì
zhī
niǎo
jìn
tuì
退
chù
fān
zhī
yáng
chī
rén
jiā
fàn
jiā
chuáng
yún
téng
zhì
jié
wéi
shuāng
xiàn
线
xiāng
tóu
tòu
zhēn
jǐn
duàn
suō
cháng
shí
tíng
xiàng
rén
zhuàn
yuè
yǐng
yāng

译文

圆规画出来的是圆形,矩尺画出来的是方形,当为世所用时就积极行动,不被任用就退隐潜藏。使得那栖息在芦苇间的鸟儿陷入困境,也让那进退两难、角卡在篱笆间的羊处境艰难。吃着别人家的饭食,却躺在自己家的床上。云彩升腾起来就会导致降雨,露水遇冷就会凝结成霜。就像玉线正好穿过针鼻那样契合,锦丝从梭子中不断吐出就像人的愁肠百转。就如同石头做的女子停下了织布机,此时夜色已到午夜时分,木头做的人转过道路,月影也移到了正中间。

逐句剖析

"规圆矩方":圆规画出来的是圆形,矩尺画出来的是方形,

"用行舍藏":当为世所用时就积极行动,不被任用就退隐潜藏。

"钝置栖芦之鸟":使得那栖息在芦苇间的鸟儿陷入困境,

"进退触藩之羊":也让那进退两难、角卡在篱笆间的羊处境艰难。

"喫人家饭":吃着别人家的饭食,

"卧自家床":却躺在自己家的床上。

"云腾致雨":云彩升腾起来就会导致降雨,

"露结为霜":露水遇冷就会凝结成霜。

"玉线相投透针鼻":就像玉线正好穿过针鼻那样契合,

"锦丝不断吐梭肠":锦丝从梭子中不断吐出就像人的愁肠百转。

"石女机停兮夜色向午":就如同石头做的女子停下了织布机,此时夜色已到午夜时分,

"木人路转兮月影移央":木头做的人转过道路,月影也移到了正中间。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颂古一百则(其六十六)》是宋代禅师释正觉创作的禅诗。这些诗围绕禅宗公案展开,借对自然现象、生活常理以及各类意象的描绘,深入浅出地阐释禅宗义理,将抽象的佛理以生动形象的方式展现,引导修行者打破常规思维,体悟佛法的真谛与禅的机锋。其诗风简洁而深邃,既蕴含着对世间万象本质的洞察,又体现了禅宗直指人心、见性成佛的修行宗旨,在宋代文字禅的发展历程中具有重要意义,对后世禅者的修行与思考有着深远影响。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分段赏析

“规圆矩方,用行舍藏”两句以规整的器具作比。“规圆”“矩方”直观展现出事物遵循一定准则,“用行舍藏”则将为人处世之道与器具规则类比,点明行事要顺应规律,该施展才华时行动,该隐退时收敛。“钝置栖芦之鸟,进退触藩之羊”,借“栖芦之鸟”因犹豫而处境尴尬,“触藩之羊”进退两难的形象,隐喻人们在生活中若优柔寡断、行事莽撞,便会陷入困境,以生动意象阐明道理。“喫人家饭,卧自家床”,用质朴直白的生活场景,表达安于本分、顺其自然的生活态度,看似简单平常的话语,蕴含着对生活真谛的理解,强调不生非分之想。“云腾致雨,露结为霜”,描绘自然现象的变化过程,云气升腾化为雨水,露水凝结变成霜,暗喻世间万物变化皆有其规律,顺势引出后文对更深层次哲理的探讨,起到过渡作用。“玉线相投透针鼻,锦丝不断吐梭肠”,以“玉线透针鼻”的精准与“锦丝吐梭肠”的连贯,比喻修行或悟道过程中对关键要点的把握以及持续不断的坚持,展现出一种精妙且连续的状态。“石女机停兮夜色向午,木人路转兮月影移央”,“石女”“木人”本为无生命之物,却赋予其动态,“机停”“路转”打破常规认知,借夜色到午、月影移动,暗示一种超越常规认知、达到悟境后对时空和事物全新的理解与感悟。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宋·释师体《颂古十首(其五)》

下一篇:宋·陆淞《瑞鹤仙·脸霞红印枕》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