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了荼縻春事休":茶蘼花谢完时,春天就算彻底结束了。
# 休:停止。,荼縻:春季最后盛放的花,当它凋谢的时候就意味着春天的结束。
"无多花片子":可现在犹有茶蘼花将谢未谢,
"缀枝头":还有些许花瓣挂在枝头。
"庭槐影碎被风揉":庭院中槐树的影子被风揉碎。
"莺虽老":黄莺虽然已老,
# 莺虽老:以“莺”自喻,回忆往昔的娇容艳姿、才貌双全,而今却憔悴不堪,叹韶华不再。
"声尚带娇羞":但是声音还带着女子般的娇羞。
"独自倚妆楼":一个人独自侧倚在梳妆楼边,
# 倚:靠着。
"一川烟草浪":看着远处连天烟草,
"衬云浮":衬着浮动的白云。
# 衬云浮:一朵朵白云在空中掠过,云水相映。
"不如归去下帘钩":犹如滚滚浪涛,铺天盖地而来,哪里有归舟可见。倒不如放下帘钩回去。
# 下帘钩:放下窗帘,不闻不见。
"心儿小":心很小,
"难着许多愁":难以承载太多愁绪。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词,也是一首闺怨词。描绘了暮春时节,荼蘼凋谢、枝头残花点缀、庭槐影碎、莺声娇羞等景象,通过一位独守闺房的女子的视角,营造出暮春的氛围。表达了女子对远方情人的思念之情,抒发了其内心的离愁别恨与春愁,展现出青春将逝的深沉感慨,以及面对愁绪时明知不能而强为之的痛苦心态。
2. 写作手法
比喻:“一川烟草浪,衬云浮”将连天烟草比作浪涛,“一川烟草”本是静景,着一“浪”字化为动景,生动形象地描绘出烟草如浪般铺天盖地的景象,以此比喻女子心中汹涌而来、难以排遣的愁思,极为贴切。寓情于景:上片“谢了荼蘼春事休。无多花片子,缀枝头。庭槐影碎被风揉。莺虽老,声尚带娇羞”,词人描写荼蘼将谢未谢、槐影被风揉碎、莺声将老未老等暮春景象,将女子青春将逝的深沉感慨、内心的愁绪融入其中;下片“一川烟草浪,衬云浮”描绘连天烟草如浪、白云浮动的画面,寓含女子因思念远方情人而产生的无尽愁苦,使情与景自然交融。
3. 分段赏析
《小重山·春愁》上片“谢了荼蘼春事休。无多花片子,缀枝头”,“谢”“缀”二字精准炼字,点明荼蘼凋谢、残花点缀枝头之态,以“花片子”这一自铸新词,通俗贴切地描绘景象,暗含春事将休未休之意;“庭槐影碎被风揉”中,“揉”字赋予风人的动作,生动展现风拂槐影、凌乱破碎的画面,既写实景,又暗喻女子被揉碎的芳心,将青春将逝的感慨融入其中;“莺虽老,声尚带娇羞”,以拟人化笔触,写出莺将老未老之态,实则是女子青春将逝未逝、尚带娇羞神态的真实写照,寓情于景,情景交融。下片“独自倚妆楼”,承上启下,由庭院所见之景引发情感,继而写女子倚楼凝望;“一川烟草浪,衬云浮”运用比喻,将连天烟草比作浪涛,化静为动,生动描绘出烟草如浪、铺天盖地的景象,以此喻女子心中汹涌的愁思,极为贴切,也为“不如归去下帘钩”铺垫;“不如归去下帘钩”中“不如”二字,写出主人公明知不能隔断愁思却强为之的痛苦心态;“心儿小,难着许多愁”,以直白而精妙的语言,点明“愁”字,收束全篇,有画龙点睛之妙,将女子因思念远方情人而产生的无尽愁苦之情展现得淋漓尽致。
4. 作品点评
《小重山·春愁》全篇情致优美,以简净之语包蕴丰沛情思,营造出深远意境。词人善用新颖比喻,将愁绪化为动态的连天草浪,极具感染力;“心儿小,难着许多愁”直白而警策,成为词眼之笔。其语言清新自然,写景细腻入微,抒情含蓄深婉。
# (“一川”句)“竹浪”、“柳浪”、“麦浪”与“草浪”而四。
明卓人月《古今词统》卷九
# 严次山曰:吴淑姬《小重山》一阕,如怨如诉,自起自倒,诵之有难以为情者,匪直深于意态也。
清沈雄《古今词话·词辨》上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