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xíng
xiāng
·
·
luó

朝代:宋作者:葛长庚浏览量:3
mǎn
dòng
tái
qián
mǎi
duàn
fēng
yān
xiào
táo
huā
liú
luò
qíng
chuān
shí
lóu
gāo
chù
yuán
kàn
èr
gēng
yún
sān
gēng
yuè
gēng
tiān
cǎo
zhān
zhěn
kōng
quán
shān
鹿
tóng
mián
cán
xiá
wèi
sàn
dàn
chén
mián
shì
jìn
shí
rén
táng
shí
dòng
hàn
shí
xiān

译文

罗浮洞长满着碧绿的苍苔。仿佛将这洞中的风烟美景都独占了去。我笑那桃花随溪水漂流,零落在晴日的山川之间。在罗浮山上石楼的高处,每夜都能听到猿猴哀啼。独自静看二更的云,三更的月亮,四更的天空。细草柔软如毛毡一般。我独自枕着双拳躺卧其上。和山中麋鹿、野鹿一起休息。天亮时天空中的残霞还未消散,淡淡的雾气绵绵不尽。我仿佛是晋代的人,身处唐代的洞府,又如同汉代的仙人。

逐句剖析

"满洞苔钱":罗浮洞长满着碧绿的苍苔。

# 苔钱:苍苔形圆如钱,故名。

"买断风烟":仿佛将这洞中的风烟美景都独占了去。

# 买断:独得自然景致之胜。

"笑桃花流落晴川":我笑那桃花随溪水漂流,零落在晴日的山川之间。

"石楼高处":在罗浮山上石楼的高处,

# 石楼:在罗浮山上。

"夜夜啼猿":每夜都能听到猿猴哀啼。

"看二更云":独自静看二更的云,

"三更月":三更的月亮,

"四更天":四更的天空。

"细草如毡":细草柔软如毛毡一般。

"独枕空拳":我独自枕着双拳躺卧其上。

"与山麋、":和山中麋鹿、

# 山麋:指麋鹿。

"野鹿同眠":野鹿一起休息。

"残霞未散":天亮时天空中的残霞还未消散,

# 残霞:此指晓霞。

"淡雾沉绵":淡淡的雾气绵绵不尽。

# 沉绵:绵绵不尽。

"是晋时人":我仿佛是晋代的人,

"唐时洞":身处唐代的洞府,

"汉时仙":又如同汉代的仙人。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行香子·题罗浮》是南宋词人白玉蟾所写的一首词。上阕写洞天幽境,苍苔长满石径,空谷杳无人迹,尽显自然造化之胜。下阕转写词人遗世风姿,枕拳卧革,尤见野趣盎然——词人以拳为枕,以草为席,与林间麋鹿同栖,与鸟兽相亲近。通篇未见缥缈仙踪,却自显自然之美盛;没有华丽辞藻修饰,而尽得天然之妙,情调轻松。写仙境却无荒诞虚妄之言语,别具机杼之作。
展开阅读全文 ∨

背景

此词具体创作年份无明确参考。南宋词人葛长庚,自号白玉蟾。根据《罗浮志》卷四所载,白玉蟾平生云游于罗浮、武夷诸峰之间修道,餐霞饮露,修真养性。词人身处罗浮洞天,为描绘自己在罗浮山中与麋鹿为伴、卧看流云的潇洒生活,于是词人写下了这首《行香子·题罗浮》。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写山水田园的词。词中展现了罗浮洞天的人迹罕至,通过描绘自己在罗浮山中卧看流云、与麋鹿同眠的画面,表达了作者的洒脱以及摆脱人世负担后的轻松展示出来。

2. 分段赏析

上片“满洞苔钱。买断风烟。笑桃花流落晴川。”满洞的青苔,能看出此地经历了很长时间,很少有人到来。青苔虽然形状像钱,却只能点缀这里的风光。但它代表着一种安于清贫、欣赏自然、超脱世俗的情趣。古老的洞穴与青苔相伴,有高雅脱俗的人独自往来,一片片桃花随着平缓的河水流出,向人间传递着这处别有洞天的信息。世外之人并不知晓这里另有像桃花源一样的仙境,所以“笑”它,笑桃花的多情,笑世人的无知。“石楼高处,夜夜啼猿。看二更云,三更月,四更天。”深夜里万籁俱寂,只有空山中猿猴的啼叫声不断,让人警醒。这时此地,修道的人静静坐着沉思,独自观赏云与月,感受着宇宙的广阔,领悟宇宙的奥秘,直接体会生命的真正意义,自有乐趣,意念宁静而精神旺盛。这几句描绘出了道家在山中生活的自然环境,以及远离尘世、静处修炼而达到内心聪慧的生活情趣。所谓的“二更云,三更月,四更天”,其实写的是消除世俗杂念的修炼过程。开始时还存有世间的想法,就像行云遮蔽了月亮,接着内心变得纯净明朗,表里如一,最终达到忘却自我的境界,心境清澈空明,如同云彩散尽后,天空中只有明亮的月亮。下片“细草如毡。独枕空拳。与山麋、野鹿同眠。”这几句描写的是“和禽兽一同居住,与万物融为一体”的山中生活。在这样的时空交错里,人仿佛回到了大自然中,回到了远古时代,枕着拳头躺在草地上,以天为幕、以地为席,远离世俗独自生活,与鸟兽亲近,没有荣辱得失之分,没有人我之别,甚至没有人与物的区别,一切都与自然相融合。“残霞未散,淡雾沈绵。是晋时人,唐时洞,汉时仙。”又一天开始了,早晨的霞光还没消散,群山间的薄雾连绵不断,形态多样,山中的景色、洞穴里的岁月,自然有着一种连绵不断、长久不变的真实感,展现出大自然永恒的风貌。结尾三句写罗浮山漫长的岁月,体现出山中人“不知道有魏晋,更不用说汉唐”的优越感,山中人在孤独中感受着精神上的超脱与欣慰。

3. 作品点评

总之,这首词把山中风光的悠长、洞中岁月的洒脱、自然的美好与永恒,以及摆脱人世负担后的轻松,逐一展现出来,充满了野趣。

展开阅读全文 ∨

作品评价

# 这首词写道家的山中生活,修炼功夫,却没有堕入“金公姹女”、“离龙坎虎”那一套呓语中,词作着力描写的是山中风光的悠长,洞中岁月的洒脱,自然的美好和永恒,以及摆脱人世负担后的轻松,因此,其情调不是荒诞或空寂,而是野放清新。

现代作家史双元《宋词鉴赏辞典》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宋·苏轼《夜梦》

下一篇:宋·吴潜《鹊桥仙·扁舟昨泊》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