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呢喃燕子语梁间":梁间传出燕子的啼声,呢呢喃喃的,
# 呢喃燕子语梁间:《诗话总龟》作“数声燕语落檐间”。呢喃:小声絮语。《玉篇·口部》:“呢喃,小声多言也。”
"底事来惊梦里闲":它们在说什么?竟将我的闲梦惊醒了。
# 来惊:《诗话总龟》作“惊问”。,底事:何事。唐刘肃《大唐新语·酷忍》:“天子富有四海,立皇后有何不可,关汝诸人底事,而生异议!”
"说与傍人应不解":别人如果知道我希望明白燕子的话语,那一定会惹人奇怪,
# 应不解:《诗话总龟》作“都未信”。应:一作“浑”。,傍人:旁人。
"仗藜携酒看芝山":于是一个人拄上拐杖带一壶美酒登芝山去吧。
# 芝山:在今江西省鄱阳县北。,携:带着。,仗藜:即杖藜,拄着拐杖。
北宋诗人
刘季孙(1033~1092),北宋诗人。字景文,祥符(今河南开封)人。仁宗嘉祐间,以左班殿直监饶州酒务。元祐中以左藏库副使为两浙兵马都监。因苏轼荐知隰州,仕至文思副使。其博通史传,好异书古文石刻。苏轼称其为“慷慨奇士”。诗作有《广武山怀古》《有美堂燕集》《云台山》等。刘季孙诗,据宋王十朋《东坡诗集注》等书所录,编为1卷。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七言绝句,也是一首写景抒情诗。描绘了燕子在梁间呢喃惊梦,诗人想与旁人诉说却不被理解,最后独自拄杖携酒看芝山的场景,体现了诗人闲适生活中的孤寂,营造出一种超脱世俗的氛围,表达了诗人在闲官生活中独立超脱的心境。借燕子惊梦、独游芝山等景象,写出了诗人不被理解的孤寂和自我排遣的超脱。
2. 分段赏析
前两句“呢喃燕子语梁间,底事来惊梦里闲”,描绘出一幅悠然画面。平日里,繁杂公事无扰,燕子得以在梁间筑巢。主人于白日安睡,进入闲适梦乡。燕子穿梭鸣叫,打破这份宁静。此梦并非宦海沉浮的惊梦、花天酒地的醉梦,亦非相思颠倒、人事纷扰的俗梦,而是与世无争、自在随心的闲梦,无拘无束、平和安宁。正因心情如此闲适,从梦中惊醒时,主人向燕子发出“底事来惊”的疑问,看似荒唐,实则蕴含着对这份闲适被打破的微妙情绪,以及对宁静生活的眷恋。后两句“说与旁人浑不解,杖藜携酒看芝山”,揭示出诗人所处并非世外桃源。尽管诗人超脱尘世,可身边之人难以领会其闲情。即便此时谈论燕子之事,也会引人诧异。知音难觅、不被理解的诗人,无奈之下,独自拄杖携酒,前往芝山消遣。他摒弃前呼后拥,仅以美酒相伴,这一行为不仅展现出诗人的洒脱不羁,更彰显其独特的脾气性格与高尚的品格道德观,在孤独中坚守自我,于山水间寻求心灵慰藉。
3. 作品点评
《题饶州酒务厅屏》作为一首七言绝句,风格平淡自然却意味深长。诗人以细腻笔触描绘日常情景,从燕子惊梦到无人理解,再到独游芝山,层层递进展现心境变化。语言简洁明快,运用白描与借景抒情手法,营造出孤寂又超脱的氛围。虽未刻意渲染情感,却能让读者深切感受到诗人在闲官生活中的复杂心绪。
# 刘季孙以左班殿直监饶州酒。王荆公为江东提刑,巡历至饶,按酒务。始至厅事,见屏问有题小诗云云。大称赏之,遂差摄州学事,一郡知名。
宋叶梦得《石林诗话》卷下
上一篇:宋·陈普《咏史上·即墨大夫》
下一篇:宋·方岳《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