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马嘶风":北方的骏马迎着烈风嘶叫,
# 嘶:嘶叫。
"汉旗翻雪":大宋的旗帜在雪花里翻搅,
# 翻:翻搅。,汉旗:代指宋朝的旗帜。
"彤云又吐":黄昏时天边又吐出一片红艳的晚霞,
# 彤云:红云,彩云。
"一竿残照":夕阳从一竿高的地平线低低地投射着残照。
"古木连空":苍老的枯林连接着天空,
# 古木:古老的枯木。
"乱山无数":无数的山峦重叠耸峭,
"行尽暮沙衰草":暮色中走遍漫漫平沙处处皆衰草。
# 行尽:走遍。
"星斗横幽馆":幽静的馆舍上星斗横斜,
"夜无眠、":无眠的夜实在难熬、
"灯花空老":灯芯凝结出残花,相思徒劳。
# 老:残。
"雾浓香鸭":鸭形的熏炉里香雾浓郁缭绕,
# 香鸭:鸭形香炉。
"冰凝泪烛":蜡烛淌泪像冰水凝晶,
# 烛:蜡烛。
"霜天难晓":夜色沉沉总难见霜天破晓。
"长记小妆才了":总记得淡淡梳妆才完了,
# 小妆:犹淡妆。,长:总。
"一杯未尽":别宴上杯酒尚未饮尽,
# 未尽:未喝完。
"离怀多少":已引得离情翻涌如潮。
"醉里秋波":醉里的秋波顾盼,
# 秋波:形容美人秀目顾盼如秋水澄波。
"梦中朝雨":梦中的幽欢蜜爱,
"都是醒时烦恼":醒来时都是烦恼。
"料有牵情处":算来更有牵惹情怀处,
"忍思量、":怎忍细思量、
"耳边曾道":她附在耳边的情话悄悄。
"甚时跃马归来":啥时能跃马归来,
# 甚时:什么时候。
"认得迎门轻笑":还能认得迎门的轻柔欢笑。
时彦(?—1107),字邦彦,河南开封(今河南开封)人。宋神宗元丰二年(1079)己未科状元。存词仅一首。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词,也是一首羁旅怀人之作。通过描写塞外旅途景色与回忆、想象,营造出孤寂愁苦与深情思念交织的氛围。表达了词人在羁旅途中对宠人的深深眷恋和思念,同时也抒发了自身漂泊在外的孤寂与愁苦之情。
2. 写作手法
正衬:“月华收,云淡霜天曙。西征客、此时情苦”:清晨时分,月亮收起光辉,天空中云层淡薄,寒霜满天,天色渐亮。在这凄清的氛围中,即将踏上西征之路的词人,内心充满了痛苦。这里的清晨景色描写,营造出一种清冷、孤寂的氛围,正衬出词人离别时的愁苦心情,使读者更能深刻地感受到他对“宠人”的不舍和眷恋之情。
3. 分段赏析
“胡马嘶风,汉旗翻雪,彤云又吐,一竿残照”:开篇以雄浑的笔触描绘了塞外的景象,胡马在寒风中嘶鸣,汉旗在风雪中翻卷,彤云密布后又吐出一抹夕阳残照。“胡马”“汉旗”具有鲜明的边塞特色,“嘶风”“翻雪”则生动地表现出了环境的恶劣,营造出一种雄浑而又凄凉的氛围,为全词奠定了基调。“古木连空,乱山无数,行尽暮沙衰草”:继续描绘塞外的景色,古老的树木连接天空,无数的山峦杂乱无章,词人走过了暮色中的沙漠和衰败的草丛。“古木”“乱山”“暮沙衰草”等意象,进一步强化了这种孤寂感,暗示了词人旅途的漫长与艰辛。“星斗横幽馆,夜无眠、灯花空老”:由景转入情,描绘了词人在幽静的馆舍中,面对星斗横斜的夜空,长夜无眠,灯花白白地燃尽。“星斗横幽馆”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又孤寂的氛围,“夜无眠”则直接点明了词人的心境,“灯花空老”则象征着时光的流逝和词人的无奈。“雾浓香鸭,冰凝泪烛,霜天难晓”:继续渲染这种孤寂的氛围,屋内炉香浓郁,蜡烛凝结着冰泪,寒霜满天,难以天亮。“雾浓”“冰凝”“霜天”等意象,进一步强化了这种寒冷、孤寂的感觉,表现出词人内心的痛苦与煎熬。“长记小妆才了,一杯未尽,离怀多少”:回忆与宠人分别时的情景,刚刚化完淡妆,一杯酒还未饮尽,心中就有多少离别的愁绪。“小妆才了”“一杯未尽”生动地描绘了当时的场景,“离怀多少”则直接抒发了词人的离别之愁。“醉里秋波,梦中朝雨,都是醒时烦恼”:通过醉梦中的情景,表现出词人对宠人的思念之深。“醉里秋波”描绘了醉中的深情眼波,“梦中朝雨”则暗示了梦中的欢会缠绵,而“都是醒时烦恼”则点明了这种思念带来的痛苦,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料有牵情处,忍思量、耳边曾道”:料想有让人牵肠挂肚的地方,怎忍心去思量,耳边曾经说过的情话。“料有”表明了词人的猜测,“不忍思量”则表现出了词人对过去美好时光的珍惜和对现实的无奈。“甚时跃马归来,认得迎门轻笑”:表达了词人对与宠人重逢的期盼。“甚时”表示什么时候,“跃马归来”描绘了词人想象中自己凯旋而归的场景,“认得迎门轻笑”则表现了词人对宠人笑容的熟悉和期待,体现了他对爱情的执着。
4. 作品点评
此词以苍凉之境为底,抒缱绻真挚之情,语言布局张弛有度。字句紧密处,炼字琢句尽显生动之态;行文疏朗时,寥寥数笔勾勒逼真画面。词作大量铺陈写景叙事,鲜少直抒胸臆,却巧妙地将深沉情感熔铸于景事之中。借细腻入微的笔触、委婉含蓄的情思,缓缓牵引读者沉浸其中,引发强烈的情感共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