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sòng
shí
shǒu
sān
shí
liú

朝代:宋作者:释大观浏览量:3
chī
chī
guāi
guāi
shuǐ
tóng
gān
dǎn
chǔ
yuè
gòng
lán
gān
shū
xiào
yǎn
shān
sōng
guì
dòng
qiū
fēng

译文

痴痴傻傻,又乖张孤僻。本应像水与乳般交融无间,却弄得如肝与胆般隔如楚越。一同倚着栏杆舒展笑眼,看四周山上的松桂在秋风中摇曳。

逐句剖析

"痴痴兀兀":痴痴傻傻,

"乖乖厓厓":又乖张孤僻。

"水乳和同":本应像水与乳般交融无间,

"肝胆楚越":却弄得如肝与胆般隔如楚越。

"共倚阑干舒笑眼":一同倚着栏杆舒展笑眼,

"四山松桂动秋风":看四周山上的松桂在秋风中摇曳。

# 四山松桂动秋风:谢法眷。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偈颂五十一首(其三十六)》是宋代禅僧释大观创作的一首偈颂诗。这首诗融合了禅宗哲理与自然景物描写。前四句“痴痴兀兀,乖乖厓厓。水乳和同,肝胆楚越”,以看似矛盾的表述,体现出一种对事物辩证关系的思考,蕴含着禅宗对于事物同异、是非等观念的认知,可能意在说明世间万物看似不同,实则存在着微妙的联系,若从不同角度看待,会有不同的理解,是禅理的一种诗性表达。后两句“共倚阑干舒笑眼,四山松桂动秋风”则笔锋一转,描绘了一幅与众人共倚栏杆,笑看四周山上松桂在秋风中摇曳的画面,在自然景致中展现出一种闲适、自在的心境,同时诗末括号内“谢法眷”表明此诗可能是为感谢同门法眷而作,在写景之中也蕴含了对法眷的情谊。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分段赏析

“痴痴兀兀,乖乖厓厓”:以两组叠词勾勒出看似矛盾的状态,“痴痴兀兀”似指愚钝无措、浑浑噩噩的表象,“乖乖厓厓”则含乖巧拘谨、界限分明之意。二者看似对立,却暗合禅宗“不二”思想——世间万物本无绝对分别,愚钝与聪慧、放纵与拘谨实则是同一本质的不同显现。“水乳和同,肝胆楚越”:进一步以具象类比深化哲理,水与乳能完美交融,喻指本质相通者自然合一;而肝胆本为一体,却可如“楚越”般相隔遥远,暗示若执着于分别心,即便至亲之物也会对立。这两句呼应了“会则事同一家,不会则万别千差”的禅宗境界,强调是否领悟“不二”之道,决定了看待事物的视角。“共倚阑干舒笑眼,四山松桂动秋风(谢法眷)”:转向实景描写,却暗藏禅意。“共倚阑干”打破前四句的对立感,呈现人与“法眷”(僧俗眷属)共处的和谐;“舒笑眼”则是领悟后的释然——抛却分别心后,所见皆为自在。“四山松桂动秋风”以秋日景物呼应前文“秋风”意象(如参考中“秋水吞空”的秋日意境),松桂在风中摇曳,既写自然之景,又喻禅境的灵动:万物在变化中自有其序,正如禅理不在执着中,而在顺应自然的体悟里。结句“谢法眷”点明赠诗对象,将禅理融入日常交往,显露出“事同一家”的生活化禅趣。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宋·吴文英《十二郎·垂虹桥》

下一篇:宋·黄升《清平乐·宫怨》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