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jiào
shī

朝代:宋作者:余良弼浏览量:3
bái
píng
lǎo
qīng
chūn
zài
zhī
nián
jiāng
ruò
guàn
fēi
tóng
xué
chéng
míng
zhàng
xìng
yǒu
míng
chuāng
bìng
jìng
láo
záo
biān
gōng
chéng
shū
tóu
jiǎo
hán
gōng
xùn
ā

译文

白头发无缘无故地长出来,我已经老了啊,青春不会有第二次你知道吗。你马上就要满20岁了不是小孩子了,学业上不能树立自己的名声怎么能称得上是大丈夫呢。幸运地有明亮的窗户干净的几案这样的学习条件,用不着像匡衡那样凿壁偷光读书,像路温舒那样编蒲写字。想要建功立业展露不一般的才华,就应记住韩公训诫儿子韩符的话。

逐句剖析

"白发无凭吾老矣":白头发无缘无故地长出来,我已经老了啊,

# 无凭:没有凭仗。

"青春不再汝知乎":青春不会有第二次你知道吗。

# 汝:你。

"年将弱冠非童子":你马上就要满20岁了不是小孩子了,

# 弱冠:古时汉族男子20岁称弱冠。,将:快要。

"学不成名岂丈夫":学业上不能树立自己的名声怎么能称得上是大丈夫呢。

"幸有明窗并净几":幸运地有明亮的窗户干净的几案这样的学习条件,

# 并:一作群。

"何劳凿壁与编蒲":用不着像匡衡那样凿壁偷光读书,像路温舒那样编蒲写字。

# 凿壁:即凿壁偷光。

"功成欲自殊头角":想要建功立业展露不一般的才华,

# 头角:比喻青年人的气概或才华。

"记取韩公训阿符":就应记住韩公训诫儿子韩符的话。

# 阿符:韩愈之子。,训:训诫。,韩公:唐代诗人韩愈。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教子诗》是宋代余良弼所作的一首七言律诗。这首诗以教育子女为主题,通过感叹自己的衰老和时光的不可逆转,告诫子女要珍惜青春时光,努力学习,成就功名。首联感慨岁月无情,自己已老,提醒子女珍惜时光;颔联激励子女,成年后应学业有成,否则不算大丈夫;颈联指出子女学习条件优越,应珍惜;尾联以示例和典故,教子学习应勤勉刻苦。整首诗语言质朴,情感真挚,充满了对子女的殷切期望,具有很强的教育意义。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宋代诗人

余良弼(?—1166)宋顺昌人,字岩起。高宗建炎二年进士。累迁枢密院计议官,通判漳、泉二州。以参政陈康伯荐,召为将作监丞,改广西转运使,迁提点刑狱,除知静江府,兼广东经略安抚使,终直秘阁。家聚书万卷。有《龙山文集》。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七言律诗,也是一首教子劝学诗。表达了诗人对子女的教育和期望,通过自身年老的感慨,对比子女的青春时光,教导子女要在年少时努力学习,利用好优越的学习条件,争取功成名就。

2. 写作手法

用典:“功成欲自殊头角,记取韩公训阿符”巧用“韩公训阿符”典故,该典故原指韩愈写诗教导儿子韩昶勤学苦读,强调“诗书勤乃有,不勤腹空虚”。作者在此借韩愈训子之事,告诫子女想要功成名就、出人头地,就要以韩昶为榜样,勤奋向学,赋予诗歌劝诫深意与文化底蕴。

3. 分段赏析

“白发无凭吾老矣,青春不再汝知乎”,首联流露出对时光匆匆、青春消逝的感慨,如同敲响一记警钟,提醒着年轻人,一定要珍视时间的宝贵,切莫虚度光阴。“年将弱冠非童子,学不成名岂丈夫”,颔联以一种坚定的口吻表明,年轻人已然告别了懵懂的孩童时代。若在学业上无所建树,便难称真正的有志男儿,以此激励年轻人奋发图强,有所成就,在人生的道路上留下坚实的足迹。“幸有明窗并净几,何劳凿壁与编蒲”,颈联点明当下有着良好的学习条件与环境,无需如古人那般历经艰难困苦去追求知识。这无疑是在告诫年轻人,应当格外珍惜眼前的机遇,充分利用这些有利条件,努力提升自己。“功成欲自殊头角,记取韩公训阿符”,尾联巧妙引用韩愈勉励儿子韩符的典故,语重心长地告诫年轻人,若渴望出人头地、成为人中翘楚,就必须牢记前辈的谆谆教诲,以勤奋为舟,以努力作桨,方能在人生的海洋中乘风破浪,驶向成功的彼岸。

4. 作品点评

整首诗的语言风格质朴平实,毫无雕琢粉饰之感,却能凭借真挚深厚的情感直抵人心。诗中处处洋溢着对年轻人的热切期许,每一句都仿佛是长者温暖而有力的鼓励,给予年轻人前行的动力与勇气。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宋·辛弃疾《丑奴儿·近来愁似天来大》

下一篇:宋·林逋《宿洞霄宫》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