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sòng
bǎi
líng
èr
shǒu
liù
shí
liù

朝代:宋作者:释慧远浏览量:3
cháng
lián
chuáng
shàng
běi
zhōu
chī
zhōu
chī
fàn
biàn
jiè
yuān
chóu

译文

长长的连床上面,就像北俱卢洲那样的净土。喝着粥、吃着饭,却像满世界都是冤仇般藏着烦恼。

逐句剖析

"长连床上":长长的连床上面,

"北俱卢洲":就像北俱卢洲那样的净土。

"吃粥吃饭":喝着粥、吃着饭,

"遍界冤雠":却像满世界都是冤仇般藏着烦恼。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偈颂一百零二首(其六十六)》是宋代释慧远所作的一首偈颂诗。通过日常意象揭示修行本质。诗中“长连床”暗喻僧人集体修行的禅堂生活,“北俱卢洲”借佛教传说中物质丰饶的净土,反衬修行者即便身处安逸环境,仍可能心生执念。“吃粥吃饭”直指最平凡的日常行为,却引申出“遍界冤雠”的深刻矛盾——看似简单的饮食起居中,若心念被贪嗔痴所困,便处处皆是烦恼战场。全诗语言质朴却寓意深刻,体现了宋代禅宗偈颂“以俗显真”的特点。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分段赏析

“长连床上,北俱卢洲”,前两句以僧众生活场景与佛经意象相对照。“长连床”是僧众共居的床铺,代表现实中的修行环境;“北俱卢洲”是佛经中描绘的理想净土,象征超脱烦恼的境界。二者并置,打破了世俗与出世的界限,暗示平凡的修行生活中蕴含着抵达理想境界的可能,用熟悉的事物引导人感悟抽象的佛理。“吃粥吃饭,遍界冤雠”,后两句将日常起居与深层感悟相连。“吃粥吃饭”是最普通的生活行为,看似平淡无奇;“遍界冤雠”则指向世间的烦恼与矛盾。诗人以这种反差告诉我们,生活中的平凡小事里其实藏着对烦恼的觉察,修行不必脱离日常,而是要在吃饭喝水这样的琐事中体会心性,体现了禅宗“在生活中悟道”的特点,语言朴素却引人深思。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宋·辛弃疾《水调歌头·寿赵漕介庵》

下一篇:宋·孙道绚《清平乐·雪》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