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shuǐ
diào
tóu
·
·
shòu
寿
zhào
cáo
jiè
ān

朝代:宋作者:辛弃疾浏览量:3
qiān
zhǒng
míng
dòng
wáng
jiā
jīn
luán
dāng
zòu
cǎo
luò
wàn
lóng
shé
dài
biān
chūn
xià
děng
dài
jiāng
shān
dōu
lǎo
jiào
kàn
bìn
fāng
guǎn
qián
liú
qiě
zuì
huáng
huā
huàn
shuāng
chéng
nòng
绿
huá
shāng
wèi
yǐn
qiān
suì
jiāng
hǎi
liú
xiá
wén
dào
qīng
suǒ
yào
wǎn
yín
xiān
làng
西
běi
shā
huí
shǒu
biān
yún
rèn
fēi
chē

译文

你就像驰骋千里的渥洼神马,声名惊动了朝廷。礼下于人,必有所求。当年给皇帝掌理过制诰诏书,颇有文采,落笔万言,如走龙蛇。能赐福于人民,他把春天般的温暖带来人间,江山都等老了,他青春长驻,鬓发还像乌鸦羽毛一样乌黑。像刘晏那样会理财,使江南富庶,如钱流遍地,席间且不管这些,还是痛饮赏菊吧!席间的歌姬舞女容貌如花,就像那仙女双成,秦弄玉奏曲,萼绿华起舞,这杯酒祝你长寿千年,让我们倾江倒海般畅饮流霞。听闻皇帝要出兵北伐,要挽起天河的怒涛激浪,洗净中原大地膻腥的胡沙。赵介庵他日能到皇帝的身边,人们会钦羡地望着他乘坐飞车消逝于天地云间。

逐句剖析

"千里渥洼种":你就像驰骋千里的渥洼神马,

# 渥洼种:据《汉书·武帝纪》载,汉武帝时,有骏马生于渥洼(今甘肃安西县境内)水中,献于朝廷,以为天马。

"名动帝王家":声名惊动了朝廷。

"金銮当日奏草":礼下于人,必有所求。当年给皇帝掌理过制诰诏书,颇有文采,

# 奏草:起草奏章。,金銮:金銮殿,本为唐皇宫殿名,皇帝常在此接见翰林学士,后常用来指皇宫中的正殿。

"落笔万龙蛇":落笔万言,如走龙蛇。

# 龙蛇:喻书法气势飞动如龙腾蛇舞。

"带得无边春下":能赐福于人民,他把春天般的温暖带来人间,

"等待江山都老":江山都等老了,

# 江山都老:指岁月流逝。

"教看鬓方鸦":他青春长驻,鬓发还像乌鸦羽毛一样乌黑。

# 鬓方鸦:两鬓如乌鸦一样黑,喻人年轻。

"莫管钱流地":像刘晏那样会理财,使江南富庶,如钱流遍地,

# 钱流地:据《新唐书·刘晏传》,刘晏管理国家的财政、赋税、盐铁等,使水除运输畅通,物价平稳,成绩显著。曾自说:“如见钱流地上。”

"且拟醉黄花":席间且不管这些,还是痛饮赏菊吧!

# 醉黄花:饮酒赏菊。黄花,这里指菊花酒。古人在重阳节有饮酒赏菊习俗,而赵介庵生日又恰在重阳节前一日,故“醉黄花”,既度佳节又贺生日。

"唤双成":席间的歌姬舞女容貌如花,就像那仙女双成,

# 双成:指董双成。董双成,女,籍贯浙江,神话人物。商亡后于西湖畔修炼成仙,飞升后任王母身边的玉女。

"歌弄玉":秦弄玉奏曲,

# 弄玉:秦穆公之女。箫史者,秦穆公时人,善吹箫。穆公女弄玉好之,公妻焉。弄玉日就箫史作凤鸣,感凤来止,一旦夫妻同随凤飞去。

"舞绿华":萼绿华起舞,

# 绿华:名萼绿华,自言为九嶷山得道仙女。事见《真语·运象篇》。

"一觞为饮千岁":这杯酒祝你长寿千年,

# 觞:度量器具,古代十斗为一斛。

"江海吸流霞":让我们倾江倒海般畅饮流霞。

# 流霞:传说中的仙酒。据《论衡·道虚篇》云:项曼斯进山学道,遇数仙人,带其上天至月亮旁,“口饥欲食,辄饮我流霞一杯,每饮一杯,数月不饥”。

"闻道清都帝所":听闻皇帝要出兵北伐,

# 清都帝所:清都和帝所,均为传说中天帝居住之所,见《列子·周穆王篇》,这里代指南宋朝廷。

"要挽银河仙浪":要挽起天河的怒涛激浪,

"西北洗胡沙":洗净中原大地膻腥的胡沙。

# 胡沙:指金朝。,西北:指被金人占领的北方广大地区。

"回首日边去":赵介庵他日能到皇帝的身边,

# 日边:太阳旁边,常用以代指朝廷。

"云里认飞车":人们会钦羡地望着他乘坐飞车消逝于天地云间。

# 飞车:古代传说中能飞行的车。《帝王世纪》载:“奇肱氏能为飞车,从风远行。”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水调歌头・寿赵漕介庵》是南宋词人辛弃疾创作的祝寿词。上片赞颂寿者赵介庵的才名与品格,下片融入报国宏旨,既表祝寿之意,又抒发争取抗金胜利的决心,隐含希冀被举荐施展抱负之情。词作突破普通祝寿词框架,灌注爱国浓情,将豪迈豪情与深隐用意结合,借助神话、典故表情达意,抒情隐秀跌宕。其语言新颖自然,风格豪迈,既展现对友人的赞美,又彰显爱国情怀,有别于传统祝寿词的单一主题,体现辛弃疾早期词作乐观高昂且富有深意的艺术特色。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南宋将领,豪放派代表词人

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原字坦夫,后改字幼安,号稼轩居士,历城(今属山东济南)人。一生力主抗金,曾上奏疏《美芹十论》与《九议》纵论世事,但意见不被采纳。辛弃疾兼擅诗文词,而以词的成就为最高,与苏轼合称“苏辛”,与李清照并称“济南二安”,还与党怀英并称“辛党”。其词题材广阔,善用典故,风格多样,以豪放为主。他的词作热情洋溢、慷慨悲壮、笔力雄厚,与苏轼词风相近。《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等均有名。有《稼轩长短句》。今人邓广铭辑有《辛稼轩诗文钞存》。

展开阅读全文 ∨

背景

《水调歌头·寿赵漕介庵》由辛弃疾创作。宋孝宗乾道四年(1168年),辛弃疾南归七年,任建康府通判,虽胸怀统一祖国的壮志,却无处施展,此前上书皇上陈政见亦未获重用。当时驻建康的江南东路计度转运副使赵介庵,身为宗室,颇具权势名望。辛弃疾渴望获其举荐以展才华,恰逢赵介庵寿辰,遂应邀参加寿筵,即席创作此词。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词,也是一首祝寿词。上片赞颂寿者赵介庵的才名与品格,下片陈述报国宏旨,既表达祝寿之意,又寄寓争取抗金胜利的决心,还隐含渴望得到赵介庵举荐以施展抱负的希冀。词作突破普通祝寿词范畴,将祝寿与爱国情怀融合,区别于传统祝寿词的俗套,立意更显不凡。

2. 写作手法

比喻:全篇以天马喻赵介庵之才华,以刘晏喻其理财功绩,以仙女歌舞喻宴席盛况,通过神话意象与历史典故的巧妙化用,将祝寿之意与报国之情融于一体,造语新颖而自然。用典:化用杜甫《洗兵行》“安得壮士挽天河”诗意,以“挽银河仙浪,西北洗胡沙”隐喻北伐壮志,借“日边飞车”等典故委婉表达对赵介庵举荐的期待,使词意含蓄深隐。

3. 分段赏析

《水调歌头·寿赵漕介庵》上片以“千里渥洼种,名动帝王家”起笔,将赵介庵喻为产自渥洼的千里马,突出其才华卓越,声名远扬至帝王之家。“金銮当日奏草,落笔万龙蛇”,进一步夸赞他曾为皇帝草拟诏书,文笔矫健如龙蛇飞舞,暗含作者希望得到其举荐的深意,措辞委婉而用心良苦。“带得无边春下”一句,既祝愿赵介庵能为百姓带来如春天般的福祉,又隐含着对国家实现统一的期盼;“等待江山都老”则与“教看鬓方鸦”形成对照,既表达了对赵介庵青春永驻的祝福,又暗指自己壮志未酬,岁月蹉跎。结尾“莫管钱流地,且拟醉黄花”,借唐代刘晏理财的典故,称赞赵介庵的政绩,同时以劝酒作结,将对上片内容的收束与下片的开启自然衔接。下片“唤双成,歌弄玉,舞绿华。一觞为饮千岁,江海吸流霞”,描绘了宴席上歌舞升平的热闹场景,借用神话中的仙女形象,营造出欢乐祥和的氛围,表达了对赵介庵长寿的美好祝愿。“闻道清都帝所,要挽银河仙浪,西北洗胡沙”是全词的点睛之笔,化用杜甫《洗兵行》的诗句,以天马行空的想象,表达了作者渴望北伐中原、驱除金兵的壮志豪情,将祝寿词提升到了爱国的高度。“回首日边去,云里认飞车”,以“日边”指代皇帝身边,“飞车”象征迅速升迁,既表达了对赵介庵受到皇帝重用的祝愿,又委婉地希望他能在皇帝面前举荐自己,实现自己的报国理想。整首词在写作手法上,几乎通篇运用比体,借助神话和典故来抒情达意,使语言新颖自然,奇思妙想与流畅的文笔浑然一体。上片以颂扬为主,下片则直抒胸臆,将祝寿与爱国情怀紧密结合,突破了传统祝寿词的俗套,展现了辛弃疾早期词作豪迈而不失委婉的风格特点。

4. 作品点评

《水调歌头·寿赵漕介庵》突破传统寿词的俗套,将祝寿与爱国情怀熔铸一体,堪称南宋词坛的创新之作。词中以天马喻才、以刘晏喻绩,借神话意象与历史典故的巧妙化用,既颂扬寿主赵介庵的卓越才能,又隐含作者渴望北伐报国的宏愿。其“西北洗胡沙”一句,化用杜诗却别开生面,以磅礴气势展现收复中原的壮志,成为全词点睛之笔。全词语言新颖自然,抒情隐秀跌宕,既有豪迈之气,又含委婉之致,既展现了辛弃疾早期词作的风格特征,又彰显了其以词言志的文学主张。

展开阅读全文 ∨

作品评价

# 这首词,真切地表达了乾道初年作者的处境和心情。一个爱国志士,雄心勃勃要报效国家,却不为世所用,内心实在是痛苦的。在寿筵席上,作者对赵介庵寄托了极大的希望,赞扬赵介庵才华出众,期望赵介庵把无边的春色带给人民。这无边春色,就是抗战胜利,实现祖国统一大业!“西北洗胡沙”的思想,在这首曲子词里是锋芒独见的。这是其辛弃疾文人墨客逢场作戏写的那些一味颂扬的祝寿词,所不能比拟的。辛弃疾用神采飞驰的笔触,表现了自己豪迈的心情,情绪是乐观的,笔调是高昂而委婉的,大体上可以代表辛弃疾早期词的风格。

现代中国文联出版公司副总编辑贺新辉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宋·柴元彪《沤麻》

下一篇:宋·释慧远《偈颂一百零二首(其六十六)》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