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思意已深":自从与夫君离别之后,相思之情日渐加深,
# 意已:谐中药名薏苡。,相思:即相思子,中药名。
"白纸书难足":这短短的信笺,无法写尽我要倾诉的绵绵情意。
# 白纸:指信笺。又谐中药名白芷。
"字字苦参商":信中的每一个字,都饱含着我的相思之苦,
# 苦参商:谓夫妻别离,苦如参商二星不能相见。参星在西,商星(即辰星)在东,此出彼没,无法相见。苦参,中药名。
"故要檀郎读":希望夫君仔细阅读,明白此情。
# 檀郎读:一作“槟郎读”(“槟郎”亦是中药名)。意谓请丈夫仔细阅读。檀郎,晋代潘岳是美男子,小名擅奴。故旧时常以“檀郎”代称夫婿或所爱男子。
"分明记得约当归":分明记得,按照约定你应当回来了,
# 当归:应该回家,亦中药名。
"远至樱桃熟":可是等你等到樱桃都熟了,你却仍未归来。
# 樱桃:樱桃红熟之时,即初夏。樱桃,亦中药名。,远至:最迟到,最迟于。又谐中药名“远志”。
"何事菊花时":不知你被何事耽搁,已是菊花绽放的秋季,
# 菊花时:菊花盛开之时,即深秋。菊花,亦中药名。
"犹未回乡曲":为什么还没有你回来的音信呢?
# 回乡曲:意谓回家的信息。回乡,谐中药名“茴香”。
宋代词人
陈亚(?~?),宋代词人。字亚之,扬州(今属江苏)人。真宗咸平五年进士,尝任杭州于潜县令,历知越、润二州,仕至太常少卿。陈亚为人滑稽谐谑,好以药名入诗,如“风月前湖近,轩窗半夏凉”等佳句。其平生藏书数千卷,名画数十轴。晚年退居,有“华亭双鹤”怪石一株,尤奇峭,异花数十株,列植于所居。主要作品有《惜竹》《生查子·药名闺情》等。著有《澄源集》《药名诗》。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别具特色的药名闺情词。词人将“相思”“薏苡”“白芷”“苦参”等十余味药名巧妙融入词句,通过闺中人书信倾诉相思的情节,描绘了女子对客居在外夫君的思念,表达了其深挚浓烈的款款深情。
2. 写作手法
双关:词中“相思意已深”,“意已”既指情意已深,又谐音药名“薏苡”;“白纸书难足”,“白纸”既表书信纸张,又谐音“白芷”。“苦参商”里,“苦参”既是药名,又暗含因分离而痛苦之意。这些双关,让药名与相思主题自然融合,既生动表达了闺中人的思念之情,又增添了文字趣味,使词作在表意抒情的同时,展现出独特的艺术构思,韵味悠长。
3. 分段赏析
词的上片:“相思意已深,白纸书难足”两句是描写闺中女子的相思之情。“相思意已深”直白地表明女子对丈夫思念之浓烈,“意已深”谐音药名“薏苡”。“白纸书难足”,写相思之情深厚,即便用白纸书写也难以道尽,“白纸”谐音药名“白芷”。这两句生动地展现出女子相思情浓却难书于纸的状态。“字字苦参商,故要檀郎读”两句,“苦参商”三字极为精妙,“参商”指参、商二星,此出彼没,永不相见,比喻夫妻分离。“苦”字表明因夫妻隔绝而痛苦,“苦参”又是药名。女子希望丈夫能读懂信中饱含的相思之苦,“檀郎”指其丈夫,此句进一步体现女子对丈夫的深情与期盼。词的下片:“分明记得约当归,远至樱桃熟”两句,“分明”强调女子对分别时约定印象深刻。“约当归”表明离别时女子叮嘱丈夫要归来,“当归”是药名。“远至樱桃熟”,说约定最晚到樱桃红熟的夏季回来,“远至”谐音药名“远志”。此二句通过回忆离别时的场景,表现出女子对丈夫归期的记挂。“何事菊花时,犹未回乡曲”两句,以反问语气,写女子看到菊花开放(秋季),丈夫仍未归。“菊花”是药名,“回乡”谐音药名“茴香”。女子爱怨交织,这一问句,深刻地表达出她对丈夫迟迟不归的思念与埋怨,将女子盼夫归的急切心情表现得淋漓尽致。
4. 作品点评
《生查子・药名闺情》是宋代药名词中的作品。其以闺情为主题,将相思之情表达得深挚动人,同时巧妙嵌入药名。写作特色上,运用双关,让药名自然融入情感表达,毫无生硬之感;语言浅近直白,却能精准传递闺中女子的深情。整首词药名串联精妙,丰富了词的表现形式。
# 虽一时俳谐之词,然所寄兴,亦有深意。
宋宋人吴处厚《青箱杂记》
# 写闺情有乐府遗意。
近代知名学者、诗人俞陛云《宋词选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