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hǎo
shì
jìn
·
·
jǐng

朝代:宋作者:廖世美浏览量:2
luò
shuǐ
róng
jīn
tiān
dàn
yān
níng
lóu
shàng
shuí
jiā
hóng
xiù
kào
lán
gān
yuān
yāng
xiāng
duì
hóng
duǎn
zhào
nòng
cháng
jīng
shuāng
fēi
tīng
shēng
pāi
pāi

译文

落日余晖融入水中,像融化的金一般跳跃着光芒,天空逐渐暗了下来,暮烟凝聚成一片深绿色。楼上不知是谁家的女子,柔弱无力地倚靠着栏杆。鸳鸯相对而浴,梳洗着斑斓的羽毛。一叶小舟在江面上摇曳,船上的笛声悠扬,惊起了水中鸳鸯,翅膀把水波拍得啪啪作响,然后成双成对地飞走了。

逐句剖析

"落日水镕金":落日余晖融入水中,像融化的金一般跳跃着光芒,

# 镕金:一作熔金。形容落日照在水里灿烂的颜色。

"天淡暮烟凝碧":天空逐渐暗了下来,暮烟凝聚成一片深绿色。

"楼上谁家红袖":楼上不知是谁家的女子,

# 红袖:指女子。

"靠阑干无力":柔弱无力地倚靠着栏杆。

"鸳鸯相对浴红衣":鸳鸯相对而浴,梳洗着斑斓的羽毛。

# 红衣:状鸳鸯彩羽。

"短棹弄长笛":一叶小舟在江面上摇曳,船上的笛声悠扬,

# 短棹:指代小舟,此指舟中之人。

"惊起一双飞去":惊起了水中鸳鸯,

"听波声拍拍":翅膀把水波拍得啪啪作响,然后成双成对地飞走了。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好事近·夕景》是由宋代廖世美创作的一首词。这是一首艳词。词人先精心勾勒出一幅暮霭沉沉的黄昏江景图,如同一幅细腻的水墨画,将读者缓缓引入特定情境。在这如梦似幻的背景里,一位红袖女子悄然现身,她轻轻倚靠着栏杆,身姿柔弱,透露出丝丝孤寂。目光移至江面,一对鸳鸯正惬意地浮游在夕阳洒下的金色余晖中,画面温馨而美好。然而,此时一位手持长笛的舟子打破了这份宁静。悠扬的笛声响起,似乎触动了某种微妙的氛围,惊扰了水中自在的鸳鸯。只见它们双双振翅飞去,只在江面上留下圈圈荡漾的涟漪。全词自始至终,未着一个“情”字,却巧妙地将深情融入景致之中。尤其以“鸳鸯”这一象征爱情的典型意象,不着痕迹地串联起楼上凭栏的女子与船上吹笛的舟子,让读者于字里行间,感受到那含蓄而深沉的情意。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艳词。描绘了一幅包含凭栏女子与舟中弄笛人的画面,营造出一种富有暗示意味的氛围。词中通过展现女子凭栏、舟子弄笛,以及笛声惊飞鸳鸯的场景,体现出男女之间微妙的情感联系。

2. 分段赏析

“落日水熔金,天淡暮烟凝碧”:“熔金”一词将落日的光辉形象地表现出来,仿佛太阳的余晖把江水都熔化成了金子,生动地描绘出落日的壮丽。“凝碧”则写出了傍晚烟雾的浓郁和颜色的深沉,营造出一种静谧的氛围,为全词奠定了基调。“楼上谁家红袖,靠阑干无力”:此句引入了人物形象,一位红衣女子倚靠在栏杆上,显得娇弱无力。“谁家”一词增添了一种神秘感,引发读者的遐想。通过对女子神态的描写,暗示了她内心的惆怅和寂寞。“鸳鸯相对浴红衣。短棹弄长笛”:描绘了江中鸳鸯相对嬉戏的场景,它们红色的羽毛在水中显得格外鲜艳。“短棹弄长笛”则增添了一份生活气息,划桨人吹奏长笛,悠扬的笛声在江面上回荡。“惊起一双飞去,听波声拍拍”:突然的笛声惊起了鸳鸯,它们振翅飞走。“听波声拍拍”则进一步烘托出环境的宁静,只有波浪拍打的声音在耳边回响。这两句通过描写鸳鸯的惊飞,暗示了美好时光的短暂和易逝,表达了作者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宋·苏轼《寓居定惠院之东杂花满山有海棠一株土人不知贵也》

下一篇:宋·汪应辰《雪中梅花》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