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wèi

朝代:宋作者:释斯植浏览量:2
wèi
qīng
pín
zhī
shì
ān
cóng
píng
hǎo
shì
dào
kǒu
kāi
nán
sōng
lǎo
xīn
cháng
zài
huā
hóng
cán
shēng
hún
zuò
mèng
zhōng
kàn

译文

自己说生活清贫是件苦事,哪里知道这其实也是一种安然。道路只要平坦前行就好,事情到了要开口处理的时候却很艰难。松树即便老去,其心志依然长存,花朵虽然颜色艳丽,但很容易凋残。浮荡的人生既然如此,姑且把它当作一场梦来看待。

逐句剖析

"自谓清贫苦":自己说生活清贫是件苦事,

"那知即是安":哪里知道这其实也是一种安然。

"路从平去好":道路只要平坦前行就好,

"事到口开难":事情到了要开口处理的时候却很艰难。

"松老心长在":松树即便老去,其心志依然长存,

"花红色易残":花朵虽然颜色艳丽,但很容易凋残。

"浮生既如许":浮荡的人生既然如此,

"浑作梦中看":姑且把它当作一场梦来看待。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自谓》是南宋释斯植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此诗围绕诗人对生活的感悟展开。首联表达了诗人对清贫生活态度的转变,从最初认为清贫是苦,到后来觉得这也是一种安然。颔联通过“路”和“事”的对比,阐述了人生道路选择和平坦前行相对容易,而处理事情时开口应对却很艰难的道理。颈联以松树和花朵为喻,借松树老而心志长存,花朵艳丽却易凋残,传达出一种对生命坚韧与无常的感慨。尾联则体现出诗人对浮生的超脱态度,把人生当作一场梦,表现出一种豁达与淡然。全诗语言简洁质朴,通过对生活多方面的感悟,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的思考。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分段赏析

首联:“自谓清贫苦,那知即是安”,这两句诗中“自谓”表明是自己的主观认知,“清贫苦”体现了最初对清贫生活的感受。“那知”表示转折,引出后面“即是安”的感悟,强调了心态转变的重要性,传达出一种知足常乐的思想。颔联:“路从平去好,事到口开难”,这两句诗中“路从平去”描述了人生道路选择时平坦前行的状态,“好”字直接表达了对这种状态的肯定。“事到口开难”则通过对比,突出了处理事情时开口应对的困难,反映出生活中实际操作的复杂性。颈联:“松老心长在,花红色易残”,这两句诗中“松老”与“花红”形成鲜明对比,“心长在”赋予松树拟人化的特征,象征着坚韧不拔的精神;“色易残”则描绘了花朵容易凋零的特点,暗示了生命的无常和美好事物的短暂,引发读者对生命本质的思考。尾联:“浮生既如许,浑作梦中看”,这两句诗中“浮生”指代短暂虚幻的人生,“既如许”表示对人生现状的认可。“浑作梦中看”则体现出诗人对人生的超脱态度,把人生看作一场梦,不被世俗的得失所困扰,表达了一种豁达、淡然的心境。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宋·陈与义《夏至日与太学同舍会葆真二首(其二)》

下一篇:宋·陈与义《雨》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