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山老桐劲如铁":空山中的老桐树坚硬如铁,
"英枝剪剪夜撑月":秀美的枝条整齐地在夜里托着月亮。
# 剪剪:一作翦翦。
"霜风著子涵玉膏":霜风吹拂,果实中蕴含着玉般的膏脂,
"烈手崇朝剖融结":灵巧的手一早晨就剖开那凝结的(膏脂)。
"别令刳木环清泉":另外让人挖空木头环绕着清泉,
"翠缸纸幂笼轻烟":翠绿的缸用纸罩着,笼罩着淡淡的烟雾。
"霏霏玄雾扫难聚":纷纷扬扬的黑色雾气难以扫拢聚集,
"断犀烹炼凝蛟涎":截断犀角烹煮提炼,凝结成蛟龙的涎水(指墨)。
"和成万杵捣圭璧":调和好后用杵捣上万次,制成圭璧般(珍贵)的墨,
"良工欲售常自惜":技艺精良的工匠想出售却常常自我爱惜。
"绝怜剡水多夭藤":特别可惜剡水有很多柔弱的藤(制纸原料),
"又虑端溪欠奇石":又担心端溪缺少奇异的砚石。
"久知此艺人罕精":早就知道这种制墨技艺很少有人精通,
"作者未必识者明":制作的人未必有识货的人懂行。
"九华山下祝公子":九华山下的祝公子,
"颇以胶法成其名":很凭借制胶的方法成就了他的名声。
"相逢但问诗有几":相遇时只问有几首诗,
"以诗换墨两自喜":用诗换墨,两人各自都很欢喜。
"酴醾园馆已谢春":酴醾花开的园馆已送走了春天,
"杨柳池塘正藏水":杨柳环绕的池塘正蓄存着水。
"薰风拂拂吹砚波":南风轻轻吹起砚台里的波纹,
"呼儿教作病手磨":呼唤儿子来,教(我)用不太灵便的手研磨(墨)。
"须臾满砚片云黑":片刻间满砚台像一片乌云般漆黑,
"无诗可写如君何":没有诗可以写,(这情况)对你该怎么办呢。
赵汝绩,字庶可,号山台,浚仪(今河南开封)人,寓会稽。太宗八世孙(《宋史·宗室世系》一九)。与戴复古多唱和(《石屏诗集》卷二《题赵庶可山台》)。有《山台吟稿》,已佚。《江湖后集》辑其诗为一卷。赵汝绩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江湖后集》为底本,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七言古诗,也是一首工艺诗。描绘了取桐脂、炼胶成墨的制墨流程,体现了作者与制墨匠人的交往,以墨色晕染景象写出创作虚实之境。
2. 分段赏析
“空山老桐劲如铁,英枝剪剪夜撑月”以劲健的古桐起笔,比喻墨材坚韧,“剪剪”状枝条疏朗有致,暗含制墨原料之珍贵。“霜风著子涵玉膏,烈手崇朝剖融结”描绘霜风浸润桐子如含玉膏,工匠连夜剖开炼制,突出工艺艰辛。“别令刳木环清泉,翠缸纸幂笼轻烟”写刳木取清泉浸泡,翠缸纸帐轻烟笼罩,体现制墨过程的精细。“霏霏玄雾扫难聚,断犀烹炼凝蛟涎”以玄雾难聚、断犀熬胶喻墨色黑润珍贵。“和成万杵捣圭璧,良工欲售常自惜”强调捣杵万次方成圭璧之墨,良工珍视墨品。“绝怜剡水多夭藤,又虑端溪欠奇石”转折忧心剡藤易损、端溪缺石,暗喻制墨资源之难。“久知此艺人罕精,作者未必识者明”感慨匠人精艺难求、知音难觅。“九华山下祝公子,颇以胶法成其名”转写祝公子以胶法闻名,呼应前文工艺传承。“相逢但问诗有几,以诗换墨两自喜”记述以诗换墨雅事,体现文人志趣相投。“酴醾园馆已谢春,杨柳池塘正藏水”以春景消逝、夏意渐浓烘托时光流转。“薰风拂拂吹砚波,呼儿教作病手磨”描绘薰风拂砚、病手研磨之态,画面生动。“须臾满砚片云黑,无诗可写如君何”收束于砚墨如云却无诗可写的幽默自嘲,暗含对诗墨相生的珍视。
上一篇:宋·鲍彪《乞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