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chūn
huái
怀
qín
rán

朝代:宋作者:李彭浏览量:3
shān
xiāo
xiāo
zuò
kuài
qíng
jiāo
yuán
jìn
qīng
míng
huā
jiě
yíng
rén
xiào
cǎo
zhī
míng
suí
shēng
wǎn
jié
jiàn
chūn
shì
lǎn
bìng
què
jiǔ
qīng
shuì
jiù
jiāo
yǒu
yīng
zài
biān
tīng
xiǎo
yīng

译文

山中潇潇急雨,瞬间雨过天晴,郊野田园万物,喜临时节清明。鲜花也晓言语,向人笑脸相迎,不知名的草木自由生长。到了晚年,我对春日里的各种活动渐渐没了兴致,生病的身体害怕把酒壶倾倒,睡醒后苦苦回忆旧日的朋友。应该正在太阳升起的地方聆听着清晨黄莺的啼叫。

逐句剖析

"山雨萧萧作快晴":山中潇潇急雨,瞬间雨过天晴,

# 快:畅快。,萧萧:象声词。在这里象雨声。

"郊园物物近清明":郊野田园万物,喜临时节清明。

# 清明:二十四节气之一,旧时清明节有踏青扫墓风俗。,物物:指园子里的所有景物。

"花如解语迎人笑":鲜花也晓言语,向人笑脸相迎,

# 花如解语:五代王仁裕《开元天宝遗事》:“明皇秋八月,太液池有千叶白莲数枝盛开。帝与贵戚宴赏焉,左右皆叹羡久之。帝指贵妃,示于左右日:‘争如我解语花?”

"草不知名随意生":不知名的草木自由生长。

# 生:生长。

"晚节渐于春事懒":到了晚年,我对春日里的各种活动渐渐没了兴致,

# 春事:春天的农事。,晚节:晚年。杜甫《遣闷戏呈路十九曹长》诗,“晚节渐于诗津细,谁家数去酒杯宽。”

"病躯却怕酒壶倾":生病的身体害怕把酒壶倾倒,

# 倾:倾斜,指倒酒。

"睡余苦忆旧交友":睡醒后苦苦回忆旧日的朋友。

"应在日边听晓莺":应该正在太阳升起的地方聆听着清晨黄莺的啼叫。

# 晓:一作流。,日边:比喻京都附近或帝王左右。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春日怀秦髯》是宋代李彭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诗中描绘清明时节景象:细雨轻柔、百花绽放、春草蔓延,以盎然春意的意象反衬诗人年老体衰、病痛缠身却思念友人的苦闷心境。前两联为第一层,铺陈清明时节生机勃勃的春景;后两联为第二层,直抒虽年老多病仍苦忆友人之情,彰显对友情的珍视。“苦忆”二字为诗眼,力重千钧,足见二人情谊之深厚。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北宋词人

李彭(?~?),北宋词人。字商老,自号日涉园夫、海昏逸人,祖籍建昌(今江西永修)。李彭与苏庠齐名,时称“苏李”。他博览强记,诗文富赡宏博,名列江西诗派,与苏轼、张耒等相酬唱。其诗刻意学黄庭坚,《四库全书总目》称其“锤炼精研,时多警策”,然刘克庄批评其“诗体拘狭,少变化”。他还精通佛教经典,被称为“佛门诗史”。主要作品有《游同安寺》《赠无著》《元夕高卧》等。著有《日涉园集》。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七言律诗,也是一首春日怀人题材的诗。描绘了山雨过后迅速放晴,郊园万物临近清明的景象,联想到自己晚节对春事渐懒、病躯怕酒,进而在睡后苦忆友人秦髯,表达对友人的深切怀念。

2. 写作手法

拟人:“花如解语迎人笑,草不知名随意生”,诗人将花和草拟人化,赋予花以人的情感,仿佛花能理解人的心意,迎着人露出笑容,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花的娇艳可爱;同时写草随意生长,展现出春草的生机与活力,也营造出一种闲适自在的氛围。“作快晴”三字也把天气当作人来写,仿佛天气很解人意,雨过即晴,让诗人能尽快欣赏园中的美景。反衬:以乐景衬哀情,诗的前两联极力描写春日景色的美好,如雨后放晴、花草生机勃勃等,后两联则转而写自己因年事渐高、病躯缠身而对春事慵懒、怕酒的苦闷心情,以乐景衬哀情,突出了诗人内心的抑郁和落寞。用典:“花如解语”活用了王仁裕《开元天宝遗事》中的典故,原指人,诗人在此将其化为实指花,创造出新的意境。“日边”也用了常用典故,表明所思念的友人秦髯是在京都,同时与晓莺搭配,既切合诗题“春日”,又构成明丽形象,丰富了意境。对比:前两联“山雨萧萧作快晴,郊园物物近清明。花如解语迎人笑,草不知名随意生”,描绘出一幅清新明丽、充满生机的春日美景图,展现出春日的美好与活力。然而后两联“晚节渐于春事懒,病躯却怕酒壶倾。睡余苦忆旧交友,应在日边听流莺”,诗人笔锋一转,描述自己因年事渐高、身体多病而对春天的事物逐渐失去兴趣,甚至害怕饮酒,心情变得抑郁、颓唐。前面的乐景与后面的哀情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更加强烈地体现出诗人内心的苦闷与落寞。

3. 分段赏析

首联从诗人的日涉园景物写起,传递愉悦心境:“山雨萧萧作快晴,郊园物物近清明。”李彭家乡建昌城郊有座“日涉园”,他闲暇时常入园游览,故自号“日涉翁”。春日里,一场潇潇细雨过后天朗气清,诗人漫步园中,空气清新澄明,景物明洁秀丽,令人心旷神怡。“作快晴”以拟人笔法,赋予天气以解人意的灵性,仿佛特意雨过放晴,邀诗人共赏园景;“物物”则强调园中风物皆美,无一不佳。雨后游园的愉悦心绪,为全诗奠定明快基调,自然引出下两句。此联先写雨、再点时序的结构,亦显曲折之妙,若调换顺序则诗意平直,失却波澜。颔联“花如解语迎人笑,草不知名随意生”承接首联,细绘盎然春意。诗人以拟人手法,让繁花似通人意般含笑迎客,无名春草自由舒展、新绿欲滴,既勾勒出明丽蓬勃的春日图景,又暗含游人的欣悦之情。“花如解语”化用王仁裕《开元天宝遗事》典故,将原本形容美人的“解语花”实指园中花卉,别开新境。明丽春景虽引人入胜,却非诗人着意之处,而实为下文情感转折埋下伏笔。颈联“晚节渐于春事懒,病躯却怕酒壶倾”笔锋陡转,尽管春光妩媚、人意欢畅,诗人却因年事渐高而游兴阑珊,直言“晚节渐于春事懒”,此句化用杜甫“晚节渐于诗律细”之意。文人多爱赏花饮酒,诗人却既无赏花之兴,又因病体禁酒,“却怕”二字,既写实病体受限,亦透露对酒兴索然的主观意态,抑郁颓唐的心绪已现端倪。前面对春景的铺陈越热烈,此处心境的落寞便越鲜明,二者形成强烈反差。但诗人笔下仍有暖色——对友情的执着追念,成为情感主线的转捩点。尾联“睡余苦忆旧交友,应在日边听晓莺”直抒胸臆,以“苦忆”二字凸显思念之深、用情之重。“日边”典出京都,既点明友人秦髯所处之地,又与“晓莺”并置,构成日丽莺歌的明丽意象,既紧扣“春日”诗题,又以想象中友人所处的明丽之境,一扫颈联的沉郁气息。全诗以对友情的珍视收束,在春景的明快与心境的跌宕中,完成了情感的逐层递进与升华。诗人以浓墨重彩铺陈春色之美,借此反衬自身心境之苦闷;又以心境的抑郁寡欢,进一步反衬对友情的执着珍视。两次反衬层层递进,既凸显春光与愁绪的张力,更将友情的珍贵置于情感内核,足见诗人在结构上的匠心独运。

4. 作品点评

纵观全诗,布局精巧,行文细腻且构思严谨,叙事行文跌宕起伏,颇具波澜。开篇两联以景入笔,巧妙地将情感与景致交融,借心中情思勾勒眼前之景,营造出深远的意境。颈联诗人以细腻笔触自叙境遇,展现自我心境。尾联笔锋一转,聚焦于思念之人,通过委婉含蓄的想象之语,将对友人的牵挂之情缓缓道来,余韵悠长,令人回味再三。

展开阅读全文 ∨

作品评价

# 不仅精于用典,而且善于变化,创造新的意境,使诗歌语言寓警奇于平淡,是此诗的显著特点。

不详何丹尼《宋诗鉴赏辞典》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宋·张朴《木笔花》

下一篇:宋·韩元吉《好事近·汴京赐宴闻教坊乐有感》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