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牵迫吏道":被繁杂的公务逼迫着奔走在仕途上,
"窘若洪縻拘":困顿得如同被粗绳紧紧捆绑。
"九春回尘土":春光重回大地却仍在尘俗中忙碌,
"一迹园林无":连园林的踪迹都不曾有过。
"直此休沐暇":直到这休假的闲暇时刻,
"偕我良知娱":才得以和知心好友一同游乐。
"残梅谢众卉":残存的梅花已在百花中凋零,
"初柳荑僵株":初生的柳条从枯槁的枝上抽出嫩芽。
"四运巧相斥":四季流转巧妙地相互更替,
"流目悲荣枯":放眼望去,不禁为万物的盛衰而悲叹。
"俯仰潺湲沫":低头看那流水泛起的泡沫,
"恻耳弥惊吁":侧耳倾听,更添几分惊忧叹息。
"故山渺何在":故乡远在何处,渺茫难寻,
"漱石良辰徂":曾在溪中漱石的美好时光早已逝去。
"为邦岁已期":在这地方为官已近一年,
"宣城可归与":宣城啊,是否可以回归了。
"执柯勿睨视":手持斧柄时不要旁顾分心,
"州有达士模":这州里有通达之士可以作为榜样。
1. 分段赏析
开篇“劳牵迫吏道,僒若洪縻拘”,以“洪縻(粗大的绳索)”为喻,形象写出诗人被官场事务束缚的困顿,奠定了压抑的基调,流露出对吏务缠身的厌倦。“九春回尘土,一迹园林无”点明时节为春季,却因公务繁忙,连园林的踪迹都难以寻觅,进一步反衬出官场生活的枯燥。“直此休沐暇,偕我良知娱”转入休沐场景,难得的闲暇时光里,诗人与知己同游散心,情绪稍缓,为下文写景做铺垫。“残梅谢众卉,初柳荑僵株”细致描绘春日景物:梅花已谢,柳树刚抽出嫩芽,通过残梅的“谢”与初柳的“荑”,展现自然的荣枯变化,暗含时光流转之感。“四运巧相斥,流目悲荣枯”由景物触发感慨,四季更迭中万物盛衰交替,诗人看在眼里,不禁为这种荣枯变化而悲叹,将自然现象与内心感触相连。“俯仰潺湲沫,恻耳弥惊吁”写诗人低头看流水泡沫,侧耳听水声,更添惊忧之情,流水的易逝似在呼应时光的匆匆。“故山渺何在,漱石良辰徂”直抒胸臆,抒发对故乡的思念,昔日在故乡漱石赏景的美好时光已一去不返,思乡之情中带着怅惘。“为邦岁已期,宣城可归与”点明任官已近一年,流露出对宣城的归属感和归乡的渴望,却又似有牵绊,尽显矛盾。结尾“执柯勿睨视,州有达士模”以“执柯”比喻履职,提醒自己要专注于公务,而当地有通达之士可为楷模,在失意中仍存一份坚守,使情感不至于过度消沉,余味悠长。
上一篇:宋·苏轼《初入庐山三首(其一)》
下一篇:宋·姜特立《竹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