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gān
zhōu
·
·
tīng
jiāng
shí
nián
dēng

朝代:宋作者:张炎浏览量:1
tīng
jiāng
shí
nián
dēng
yǐng
shàng
zhōng
zhōu
duì
huāng
liáng
mào
yuàn
yín
qíng
miǎo
miǎo
xīn
shì
yōu
yōu
jiàn
shuō
hán
méi
yóu
zài
chù
rèn
西
lóu
zhāo
lóu
biān
yuè
tóng
zài
piān
zhōu
míng
qín
shū
chù
zhèng
fēng
qián
zhuì
cǎo
wài
xián
ōu
shèn
xiāo
jìn
wéi
yǒu
jīn
chóu
zǒng
xiū
wèn
西
nán
jiàn
chūn
lái
yān
shuǐ
tiān
liú
qīng
yóu
hǎo
zuì
zhāo
huáng
xiào
qīng
qiū

译文

在江湖漂泊、听着那夜雨敲打,伴我度过这十年孤灯相伴的时光,我这孤独的身影,还在中原大地上漂泊。面对着这一片荒凉的繁华旧苑,吟诗抒情的兴致变得十分渺茫,心中的思绪和愁事绵延不绝。听说那傲寒的梅花依旧还在那里开放,却再也找不到曾经熟悉的那座西楼了。招来那楼边的明月,和我一同乘坐在这小小的扁舟之上。明天带着琴和书又要去往何处呢,此时正看见风中飘落的树叶,草丛之外有悠闲的鸥鸟在飞翔。什么东西难以消磨掉,只有这从古到今的忧愁一直萦绕在心头。还是不要问、那西湖南岸的情况了,随着春天渐渐到来、那烟雾笼罩的江水向天边流去。这清雅的游览是多么美好啊,喝醉了之后召唤那黄鹤,在这清朗的秋天里放声长啸。

逐句剖析

"听江湖、":在江湖漂泊、

"夜雨十年灯":听着那夜雨敲打,伴我度过这十年孤灯相伴的时光,

"孤影尚中州":我这孤独的身影,还在中原大地上漂泊。

# 孤影尚中州:形容自己像孤雁或孤独的鸥鹭那样居住在河中的小洲。洲:河海中的小块陆地。

"对荒凉茂苑":面对着这一片荒凉的繁华旧苑,

"吟情渺渺":吟诗抒情的兴致变得十分渺茫,

"心事悠悠":心中的思绪和愁事绵延不绝。

"见说寒梅犹在":听说那傲寒的梅花依旧还在那里开放,

# 寒梅:西湖孤山的梅花向负盛名。

"无处认西楼":却再也找不到曾经熟悉的那座西楼了。

"招取楼边月":招来那楼边的明月,

"同载扁舟":和我一同乘坐在这小小的扁舟之上。

"明日琴书何处":明天带着琴和书又要去往何处呢,

"正风前坠叶":此时正看见风中飘落的树叶,

# 坠:一作“堕”。

"草外闲鸥":草丛之外有悠闲的鸥鸟在飞翔。

"甚消磨不尽":什么东西难以消磨掉,

# 消磨不尽:无法排遣。,甚:正。

"惟有古今愁":只有这从古到今的忧愁一直萦绕在心头。

# 古今愁:指家国兴亡之恨和别离之愁。

"总休问、":还是不要问、

"西湖南浦":那西湖南岸的情况了,

# 西湖南浦:指邦国思、离别愁。

"渐春来、":随着春天渐渐到来、

"烟水入天流":那烟雾笼罩的江水向天边流去。

"清游好":这清雅的游览是多么美好啊,

"醉招黄鹤":喝醉了之后召唤那黄鹤,

# 黄鹤:传说仙人子安常乘黄鹤。

"一啸清秋":在这清朗的秋天里放声长啸。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甘州·和袁静春入杭韵》是南宋张炎创作的词作。上片开篇“听江湖”三句,高度凝练地勾勒出宋亡后自身漂泊凄凉的人生轨迹;“吟情渺渺,心事悠悠”直抒胸臆,展现对故乡深切的怀念之情;“见说寒梅”四句,借西湖孤山梅花依旧,反衬故国故家无处寻觅的怅惘,以明月伴友远行寄寓不舍。下片于离愁别绪的抒发中,融入深沉的家国兴亡之感;“总休问”以下几句,以自我宽慰、故作旷达之语,将内心复杂情感委婉道出。全词情感深沉蕴藉,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既饱含个人身世之悲,又深含亡国之痛。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宋元间词人、词论家

张炎(1248~1314?),宋末元初词人、词论家。字叔夏,号玉田,晚号乐笑翁,临安(今浙江杭州)人。张炎精通音律,擅长审音拈韵,以词擅名,属婉约一派。早年多写优游生活,宋亡后多追怀往昔、抒写哀怨,尤长于咏物词。所作《南浦·春水》《解连环·孤雁》盛行一时,世称张春水、张孤雁。其深婉雅净、清丽舒朗的风格和琢字炼句、归于醇雅的语言,于唐宋诸家后独占一体。张炎又曾从事词学研究,对词的音律、技巧、风格,皆有论述。著有词集《山中白云》及论词专著《词源》。

展开阅读全文 ∨

背景

《甘州·和袁静春入杭韵》是南宋张炎所作。宋亡后,杭州这座曾为其故乡与故国首都的城市,成为他心中难以触及的伤痛之地。他自此四处漂泊,未能在杭定居。当友人即将踏入杭州时,强烈的触动使他有感而发写下此词。词中回顾自身漂泊生涯,借“吟情渺渺,心事悠悠”等句,抒发对故乡的深切怀念,又以“见说寒梅犹在,无处认西楼”感叹景物依旧、家国不再的怅惘,将自身经历的亡国之痛与思乡之情,尽数融入这篇赠友之作中。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分段赏析

上片:“听江湖、夜雨十年灯,孤影尚中州”:开篇营造出漂泊江湖、夜雨相伴的孤寂氛围,“十年灯”暗示长期流离,“孤影”凸显独自飘零的状态,一个“尚”字,饱含无奈,尽显宋亡后词人辗转漂泊的凄凉。“对荒凉茂苑,吟情渺渺,心事悠悠”:面对曾经繁华如今却荒凉的茂苑,词人吟诗抒怀的兴致愈发渺茫,心中的忧愁也悠悠无尽。“荒凉茂苑”是对往昔繁华消逝的直观体现,借景抒情,将内心的惆怅与失落融入其中。“见说寒梅犹在,无处认西楼”:听闻寒梅依旧绽放,可词人却再也找不到曾经熟悉的西楼。寒梅作为往昔的见证,如今物是人非,西楼难觅,进一步强化了词人对过往岁月和失去家国的深切怀念与感伤。“招取楼边月,同载扁舟”:词人试图招来楼边明月,与自己一同乘坐扁舟。此句以浪漫笔触,展现出在孤独无依中,对明月这一高洁、永恒意象的寄托,期望能在其陪伴下寻得慰藉,排遣内心的孤寂与愁绪。下片:“明日琴书何处,正风前坠叶,草外闲鸥”:笔锋一转,词人对未来感到迷茫,不知带着琴书将去往何方。眼前风前落叶纷飞,草外闲鸥自在,一“坠”一“闲”,以景衬情,既凸显出环境的萧瑟,又与自身漂泊无依形成鲜明对比。“甚消磨不尽,惟有古今愁”:直言无论时光如何流转,世间万物怎样变迁,都难以消磨掉心中那无尽的忧愁。此“古今愁”并非一己之愁,而是融合了历史兴衰、朝代更迭与个人身世飘零的深沉感慨,点明全词的情感基调。“总休问、西湖南浦,渐春来、烟水入天流”:劝人莫要再提及西湖南浦,随着春天到来,烟水浩渺流向天际。表面是对西湖春景的描写,实则蕴含对世事变迁的无奈,借春景的宏大浩渺,衬出个人的渺小与无力。“清游好,醉招黄鹤,一啸清秋”:以“清游好”收束,看似豁达,说要在清秋时节,醉酒招引黄鹤,放声长啸。但在这豪放之举背后,隐藏的是内心无法排遣的郁闷,以故作旷达之态,将深沉的家国之痛与身世之悲,巧妙地融入到对秋景的描绘与想象之中。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宋·张炎《石州慢·野色惊秋》

下一篇:宋·张炎《一萼红·倚阑干》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