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君别":和你分别之后。
# 别:分别。
"相思一夜梅花发":因为思念你,我一夜之间仿佛看到了梅花绽放。
# 发:开放。
"梅花发":梅花真的开了。
"凄凉南浦":这让我想起了在南浦分别时的凄凉场景,
# 南浦:南面的水边。后常用称送别之地。
"断桥斜月":还有断桥上那轮斜挂的冷月。
"盈盈微步凌波袜":你轻盈地走着,就像凌波仙子穿着微步袜一样优雅。
# 盈盈微步:形容女子步履轻盈婀娜多姿。
"东风笑倚天涯阔":春风中,你笑着倚靠在天涯海角,那里是如此的辽阔无垠。
# 天涯阔:指天涯之辽阔。
"天涯阔":尽管天地广阔。
"一声羌管":当听到远处传来羌笛的一声声吹奏,
# 羌管:指民族乐器,羌笛。
"暮云愁绝":暮色中的云彩似乎也充满了无尽的哀愁。
宋朝诗人
房舜卿,宋朝时期诗人,身世不详,代表作有《忆秦娥》、《玉交枝》,《全宋词》收其词二首。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怅别词,围绕着离别展开。通过对离别场景和离人形象的描写,以及对自然景象和乐器的运用,生动地展现了词人内心的深切相思和无尽愁绪。
2. 写作手法
借景抒情:“凄凉南浦,断桥斜月”“一声羌管,暮云愁绝”,借南浦、断桥、斜月、羌管、暮云等凄凉之景,抒发词人离别后的忧愁相思之情。烘托:通过对“梅花”“南浦”“断桥斜月”“羌管暮云”等羁旅天涯中所见景物的描写,渲染出萧瑟凄清氛围,烘托出词人无尽的相思之苦。象征:“相思一夜梅花发”以一夜全开的梅花象征与佳人渐行渐远的浓厚相思离愁。反复:“相思一夜梅花发。梅花发”通过对梅花的反复提及和强调,强化了情感的表达,更加深刻地展现出词人行旅中的相思之苦。细节描写:“盈盈微步凌波袜”,细致地刻画了佳人步履轻盈、姿态优美的形象,使佳人的形象跃然纸上。虚实结合:“盈盈微步凌波袜”实写佳人的形象,“东风笑倚天涯阔”虚写词人想象佳人如在眼前而自己远走天涯的情景,虚实相生,更添相思痛苦。拟人:“暮云愁绝”中“愁绝”二字赋予暮云以人的情态,生动地描绘出词人在羁旅途中,面对羌管悠悠、暮霭沉沉的景象时,内心无尽的愁思,使情感表达更加真切。想象:“东风笑倚天涯阔”,词人想象佳人在东风中含笑而立,倚靠在天涯的某个地方,反衬出自己漂泊在外的凄凉和对与佳人相聚的渴望。
3. 分段赏析
上阕:“与君别”,直截了当地点明离别这一事件,奠定了全词的情感基调。“相思一夜梅花发”,此句并未直接抒发相思之苦,而是巧妙地借助梅花一夜绽放这一现象,将相思之情间接地表达出来。仿佛这梅花的绽放,是因词人的相思之苦所催生,含蓄而深沉。“梅花发。凄凉南浦,断桥斜月”,词人进一步描绘了离别后的景象。“南浦”“断桥”“斜月”这些意象,在古诗词中向来是离愁别绪的象征。词人借景抒情、寓情于景,通过对这些意象的组合描写,渲染出一幅萧瑟凄清的画面,生动地烘托出自己在与佳人离别后内心的惆怅与凄凉。同时,词人运用象征手法,表面写梅花,实则借一夜全部开放的梅花,象征自己在春天远走天涯时与佳人渐行渐远的浓厚相思离愁。对梅花的反复咏叹,更加深刻地表达了词人行旅中难言的相思惆怅。下阕:“盈盈微步凌波袜”,通过细节描写,展现出佳人步履轻盈、婀娜多姿的美感形象。这与现实中词人与佳人离别、远走天涯形成鲜明对比,虚实结合,更添几分伤感。“东风笑倚天涯阔”,词人想象佳人如在眼前含笑倚望天涯,而自己却只能独自远走,这种想象使得相思痛苦之情愈发浓烈。“一声羌管,暮云愁绝”,“愁绝”二字赋予暮云以人的情态,恰当地描绘出词人在羁旅途中,听着悠悠羌管声,面对沉沉暮霭时的无尽愁思。
4. 作品点评
整首词中,词人并未正面去写渐行渐远渐浓的离愁,也没有突出对佳人的眷恋,而是把一夜间怒放的梅花置于前景地位,进行反复咏叹。这种处理方式,使得词人行旅中的惆怅得以更丰富、充分地展现,体现了将描写对象象征化的艺术魅力。
上一篇:宋·陆游《戒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