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来又惜别清尘":多年来又到了与故土清尘作别的时刻,
"故国荣过喜风新":故乡的荣光已逝,唯余新春的喜风拂面。
"竹叶莫辞千日酒":且饮下这杯竹叶青的千日美酒,
"梅花惟寄一枝春":寄一枝梅花,便将整个春天留在心间。
"苦心曾未抛黄卷":寒窗苦读未曾抛却书卷的执念,
"得路终期近紫宸":终有一日将踏上仕途,近侍君王身边。
"不待政成迎风诏":不必等到功成名就的诏书传来,
"颂声洋溢桂州人":桂州百姓的赞颂之声早已传遍人间。
宋白(936—1012)大名人,字太素。太祖建隆二年进士。乾德初,试拔萃高等。为著作佐郎。太宗即位,迁左拾遗,权知兖州,岁余召还。历仕集贤殿直学士、翰林学士、礼部侍郎,终吏部尚书。学问宏博,属文敏赡。尝三掌贡举,极意称奖,苏易简、王禹偁等皆出其门。雍熙中,与李昉等同编《文苑英华》。卒谥文安。有集。
1. 分段赏析
“年来又惜别清尘,故国荣过喜风新”开篇点明离别主题,“惜别清尘”暗含对友人清雅品格的敬重,“故国荣过”则借故乡风物之“新”,反衬漂泊的孤寂。诗人以“又”字暗示离别之频繁,流露出对时光流逝的无奈。“竹叶莫辞千日酒,梅花惟寄一枝春。”此联以“竹叶”“梅花”为意象,借物抒怀。“竹叶”象征高洁情谊,“千日酒”喻长久欢聚;“梅花”寄寓孤傲坚守,“一枝春”则暗含对重逢的期待。诗人以物代情,既表达对友人的劝慰(莫辞美酒),又寄托美好祝愿(一枝报春),语言含蓄而意蕴深厚。“苦心曾未抛黄卷,得路终期近紫宸”由离别转向自述心志。“黄卷”代指寒窗苦读,“紫宸”象征朝廷高位。诗人直言未放弃学问追求,同时流露对功名的渴望。此联转折自然,将个人抱负融入离别情境,展现士大夫“达则兼济天下”的理想。“不待政成迎风诏,颂声洋溢桂州人”收束全诗,升华主题。诗人以“不待政成”表明急切希冀被朝廷征召,而“桂州人”的“颂声”则侧面烘托其政绩与声望。尾句以百姓口碑替代直接自夸,既显谦逊,又暗含对仕途顺遂的笃定,情感真挚而余韵悠长。
上一篇:宋·胡仲弓《咏松》
下一篇:宋·杜安世《苏幕遮·尽思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