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yáng
méi

朝代:宋作者:余萼舒浏览量:3
zhāi
lái
dǐng
zhū
yóu
shī
湿
diǎn
chū
lóng
jīng
lèi
wèi
gān
ruò
shǐ
使
tài
zhēn
zhī
wèi
zhī
yīng
dào
cháng
ān

译文

摘下来的杨梅就像鹤头顶上的珍珠还带着湿气,点染出的样子好似龙的眼睛泪水还未干。如果让杨贵妃知道这种滋味,荔枝应该就到不了长安了。

逐句剖析

"摘来鹤顶珠犹湿":摘下来的杨梅就像鹤头顶上的珍珠还带着湿气,

"点出龙睛泪未干":点染出的样子好似龙的眼睛泪水还未干。

"若使太真知此味":如果让杨贵妃知道这种滋味,

"荔支应不到长安":荔枝应该就到不了长安了。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杨梅》是宋代诗人余萼舒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这首诗以杨梅为主题,通过对杨梅形象的生动描绘和巧妙的联想,表达了诗人对杨梅的喜爱与赞美之情。诗的前两句将杨梅比作鹤顶珠和龙睛,形象地写出了杨梅的饱满多汁。后两句则借助杨贵妃喜爱荔枝的典故,突出了杨梅的美味程度,认为若杨贵妃知晓杨梅之味,荔枝或许就不会被送往长安了。全诗构思新颖,语言活泼,饶有趣味。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分段赏析

前两句:“摘来鹤顶珠犹湿,点出龙睛泪未干”,这两句诗中“摘来”直接点明了动作,“鹤顶珠”将杨梅比作仙鹤头顶上圆润的珍珠,形象地写出了杨梅的外形圆润。“犹湿”则进一步强调了杨梅的新鲜多汁。“点出龙睛”把杨梅比作龙的眼睛,“泪未干”生动地描绘出杨梅汁水欲滴的状态,仿佛龙的眼睛饱含泪水。这两句通过对杨梅形象的细致描绘,让读者能够直观地感受到杨梅的诱人之处。后两句:“若使太真知此味,荔支应不到长安”,这两句诗中“若使”表示假设,“太真”指杨贵妃。诗人运用杨贵妃喜爱荔枝的典故,进行大胆的联想。如果杨贵妃知道杨梅的美味,那么为了博得她的欢心,人们可能会优先将杨梅送往长安,而荔枝或许就不会那么受重视了。此句以一种幽默诙谐的方式,突出了杨梅的美味程度,同时也增添了诗歌的文化内涵和趣味性。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宋·杨亿《咏傀儡》

下一篇:宋·苏轼《浣溪沙·照日深红暖见鱼》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