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共水":天与水相接,
"水远与天连":水远与天相连。
"天净水平寒月漾":天空明净,水面平静,寒冷的月光在水面荡漾,
"水光月色两相兼":水光与月色相互交融,
"月映水中天":月亮倒映在水中,仿佛水中也映着天空。
"人与景":人与景色,
"人景古难全":人与景色自古难全。
"景若佳时心自快":当景色优美时,人的心情自然欢畅,
"心还乐处景应妍":当心情愉悦时,眼前的景色也会显得更加美好。
"休与俗人言":这般心境与美景的交融,不必向世俗之人诉说。
1. 分段赏析
词的上阕,“天共水,水远与天连”开篇即以宏阔视角勾勒江南水乡的典型意象,天穹与水面在远方无缝相接,形成无边无际的苍茫画卷。诗人仅用六字便将水天交融的壮丽感凝练呈现,仿佛一幅水墨长卷在眼前徐徐展开。接着“天净水平寒月漾”进一步细化画面:澄澈的夜空下,水面平静如镜,寒月清辉洒落,涟漪轻漾,赋予静态景物以动态生机。而“水光月色两相兼”则点明光影交织的奥秘——水波反射月光,月色浸润水波,二者难分彼此,共同构成江南秋夜的灵魂。末句“月映水中天”堪称点睛之笔,倒映的明月与真实夜空遥相呼应,虚实相生间既拓展了空间层次,又暗含“天人合一”的哲学意蕴,令人顿生“不知今夕何夕”之恍惚。词的下阙,“人与景,人景古难全”笔锋陡转,从写景转向哲思。诗人直言人与自然完美交融的珍贵与稀有,道出世间万物难以尽如人意的永恒遗憾。但笔锋随即一扬,“景若佳时心自快,心还乐处景应妍”以辩证视角揭示心境与景物的互动关系:美景能涤荡烦忧,而豁达之心亦能赋予平凡景致以诗意,二者互为映照,形成良性循环。这种“物我相谐”的智慧,既是对前文水天交融之景的升华,也暗含宋代文人追求精神自由的审美理想。末句“休与俗人言”以举重若轻之态收束全篇,既是对知音难觅的喟叹,亦是对超然境界的坚守——唯有在静默中独享自然馈赠,方能体悟这份“心景相生”的妙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