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shí
èr
shǒu
shí
èr

朝代:宋作者:释文准浏览量:3
tiān
dào
yùn
xíng
jié
pín
gēng
wéi
hòu
shí
wéi
xún
sān
shí
wéi
yuè
shí
èr
yuè
wéi
nián
yīn
xún
yīn
xún
jiǔ
jìn
yòu
féng
chūn

译文

自然的规律运转不止,节气频繁地交替更换。五天称为一候,十天称为一旬。三十天组成一月,十二个月构成一年。一天接着一天,按部就班地流逝。当五九的寒冷过去,又会迎来春天。

逐句剖析

"天道运行":自然的规律运转不止,

"节气频更":节气频繁地交替更换。

"五日为候":五天称为一候,

"十日为旬":十天称为一旬。

"三十日为月":三十天组成一月,

"十二月为年":十二个月构成一年。

"一日一日":一天接着一天,

"因循因循":按部就班地流逝。

"五九尽":当五九的寒冷过去,

"又逢春":又会迎来春天。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偈十二首(其十二)》是宋代僧人释文准所作的一首偈语。以平实语言讲述时间运行的规律:从“五日为候”“十日为旬”的短周期,到“三十日为月”“十二月为年”的长周期,层层递进展现时间循环往复的特点。“一日一日,因循因循”一句,用叠词强化了时光悄然流逝的日常感;末句“五九尽,又逢春”以冬至后五九结束、春日再临的具体场景作结,自然点出“时间循环、万物有时”的哲理。全诗语言质朴如口语,蕴含对自然规律的深刻观察。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分段赏析

首句“天道运行,节气频更”总领全篇,点明天道周而复始的特性,“节气频更”用“频”字强调节气更迭的频繁,自然引出下文对时间的细分。接下来“五日为候,十日为旬”“三十日为月,十二月为年”四句,以“五→十→三十→十二月”的递进顺序,从短周期到长周期层层展开:古人将时间划分为“候”(五天)、“旬”(十天)、“月”“年”,用具体数字拆解时间的流动,让抽象的时间概念变得可感可触。其中“十日为旬”“十二月为年”是生活中常见的时间单位,贴近日常认知,容易引发共鸣。“一日一日,因循因循”一句用叠词“因循因循”,强化了时光按部就班、重复流逝的状态。“因循”本指沿袭、延续,此处形容日子一天接一天地过去,看似平淡,却暗含对时光悄然流逝的微妙感慨——无需刻意察觉,时间就在这种“因循”中悄然累积。末句“五九尽,又逢春”以具体场景收束,将抽象的时间循环落实到具象的自然变化中。“五九”是冬至后的数九寒天,五九结束意味着寒冬接近尾声,春天即将到来。这一细节既呼应前文“节气频更”的总起,又以“又”字点出“春去春又回”的循环规律,自然传递出“时间循环、万物有时”的哲理。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宋·杨万里《观社》

下一篇:宋·舒岳祥《端午感怀》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