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shǒu

朝代:宋作者:释继昌浏览量:2
líng
gōng
zhēng
kuā
bǎi
gāo
sēng
yàn
pín
jìn
lái
shì
duō
diān
dǎo
zhǐ
zhòng
shān
zhòng
rén

译文

那些富贵子弟总爱争相炫耀财富,身着补丁袈裟的高僧却从不嫌弃清贫。如今的世道啊,价值观大多颠倒不堪,人们只看重衣着服饰,却不看重一个人的内在品质。

逐句剖析

"五陵公子争夸富":那些富贵子弟总爱争相炫耀财富,

"百衲高僧不厌贫":身着补丁袈裟的高僧却从不嫌弃清贫。

"近来世俗多颠倒":如今的世道啊,价值观大多颠倒不堪,

"只重衣衫不重人":人们只看重衣着服饰,却不看重一个人的内在品质。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偈四首(其一)》是宋代释继昌创作的一首偈颂。此诗通过对世俗价值观的批判,揭示了以貌取人的社会现象。前两句以五陵公子的奢华与高僧的清贫形成鲜明对比,后两句直接点出世风颠倒,强调外在服饰掩盖了内在品质。全诗运用对比手法,将富贵与清贫、虚荣与高洁并置,突出世俗评判标准的荒诞。语言简练直白,以典型形象传达深刻哲理,具有强烈的现实针对性。作为一首禅门偈颂,其思想直指人心,警示世人超越表象,注重内在修养,体现了禅宗对世俗迷障的洞察与教化功能。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分段赏析

首句“五陵公子争夸富”,以“五陵公子”代指世俗中的富贵子弟,“争夸富”三字勾勒出其竞相炫耀财富的虚荣姿态,借汉代五陵典故暗指权贵阶层的奢靡风气。次句“百衲高僧不厌贫”,以“百衲高僧”对比“五陵公子”,“不厌贫”三字凸显高僧安于简朴、淡泊自守的精神境界,通过两种人物形象的并置,形成富贵与清贫、浮华与淡泊的鲜明对照,为后文批判埋下伏笔。第三句“近来世俗多颠倒”,以直白的议论承接前两句对比,一个“颠倒”直斥世风弊端,将批判锋芒直指社会价值观,从具体人物对照到对整体世俗现象的批判,使诗意由表及里、层层递进。末句“只重衣衫不重人”,以通俗语言揭示“颠倒”的本质,世人以服饰外表作为评判标准,忽视内在德行。此句收束全诗,以现象概括普遍规律,既呼应前句议论,又将批判落到实处,短短七字道破世俗迷障,尽显禅门偈语直指人心的犀利与警策。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宋·文天祥《回董提举中秋请宴启》

下一篇:宋·陆游《访隐者不遇》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