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sān
shí
shǒu
èr
shí

朝代:宋作者:释祖珍浏览量:3
zhī
huàn
zuò
fāng
biàn
便
huàn
jué
jiàn

译文

知道事法是空幻的,那就离开它,也不要任何方便法门。离开空幻之物,就是觉悟,这种觉悟不是渐进分阶段的。

逐句剖析

"知幻即离":知道事法是空幻的,那就离开它,

"不作方便":也不要任何方便法门。

"离幻即觉":离开空幻之物,就是觉悟,

"亦无渐次":这种觉悟不是渐进分阶段的。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偈三十五首(其二十四)》是宋代诗人释祖珍创作的一首偈。这首偈传达了佛教中关于破除虚幻、获得觉悟的核心思想。诗的前两句强调一旦认识到事物的虚幻本质,就应立即远离,无需借助其他手段。后两句进一步说明,远离虚幻的瞬间便是觉悟之时,这个过程没有循序渐进的阶段,体现了佛教修行中对顿悟的追求。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分段赏析

​​前两句:“知幻即离,不作方便。”​​这两句诗中“知幻”体现了修行者对世间万物虚幻本质的洞察力,只有具备这种智慧,才能看清事物的真相。“即离”则强调了行动的果断性,一旦认识到虚幻,就要立刻远离,不拖泥带水。“不作方便”表明不需要借助任何外在的手段或技巧,体现了佛教修行中对自然、直接的追求。后两句:​​“离幻即觉,亦无渐次。”​​这两句诗中“离幻”承接上文,进一步强调了远离虚幻的重要性。“即觉”则点明了远离虚幻的结果,即当下觉悟。“亦无渐次”否定了修行过程中循序渐进的观念,认为觉悟是可以瞬间实现的,这与佛教中顿悟的思想相契合,突出了修行者在心灵觉醒过程中的自主性和直接性。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宋·白玉蟾《柳花》

下一篇:宋·释文珦《老去》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