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自怜春春未去":人自己怜惜春天,但春天还没有离去。
"萱草石榴":萱草和石榴,
"也解留春住":也懂得留住春天。
"只道送春无送处":只以为送春天没有地方可送。
"山花落得红成路":山上的花纷纷落下,铺成了红色的路。
"高处莺啼低蝶舞":高处有黄莺啼叫,低处有蝴蝶飞舞。
"何况日长":更何况白天时间长,
"燕子能言语":燕子好像还能说话。
"会与光阴相客主":把这一切交给光阴,让光阴主宰客居与停留。
# 相客主:即互为客主。此句意谓对光阴而言,春去夏来,犹如客主易位。
"晴云又卷西边雨":晴朗的云彩又卷来西边的雨。
刘铉(1394—1458)字宗器,别号假庵,长洲(今江苏苏州)人。永乐十七年以善书征入翰林,笔法温媚,推重一时。次年中顺天府举人,授中书舍人,预修三朝实录,历教习庶吉士,景帝立,历侍讲学士,国子监祭酒,天顺元年进少詹事,卒于官。谨于言行,谥文恭。好学不辍,工诗善文,有《文恭公诗集》。卒年六十五。《名山藏、弇州续稿》其子刘瀚为官,亦能守父训。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送春词。描绘了一幅独特的春末景致,营造出一种春未消逝的别样氛围。体现出词人对春之归宿的独到思考。展现出夏代春这一自然交替过程中看似无情却蕴含深情的特质,表达了词人对季节更替的别样感悟,打破了传统送春诗词的伤感定式。
2. 分段赏析
上阕:开篇“人自怜春春未去”点明词人对春天的怜惜,且此时春天尚未离去。“萱草石榴,也解留春住”运用拟人,新奇地写出萱草和石榴似乎也想挽留春天,表现出春天的美好与人们对其不舍。“只道送春无送处”转折,强调送春的迷茫。“山花落得红成路”描绘山花落满地的景象,以落花暗示春天的流逝,渲染惜春氛围。下阕:“高处莺啼低蝶舞。何况日长,燕子能言语”,从视觉和听觉描绘春末景色,高处莺啼、低处蝶舞,白日变长,燕子呢喃,展现出春末生机,却也暗示春将离去。“付与光阴相客主”表达词人将自己与光阴看作客主,体现对时光流逝的无奈。最后“晴云又卷西边雨”以景结情,借变幻的天气,含蓄表达内心复杂情感。
上一篇:宋·吴锡畴《林和靖墓》
下一篇:宋·方岳《田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