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fǎng
访
zhōng
zhōu

朝代:宋作者:姚镛浏览量:3
lái
qiāo
liǔ
xià
mén
xiāng
qīng
tòu
xiāo
qún
xiāng
féng
wèi
xiá
lùn
xiān
xiàng
shuǐ
biān
kàn
bái
yún

译文

我踩着细雨,轻敲那柳树掩映的柴门,荷花的清香,穿透了紫色的薄纱衣襟。刚一相逢来不及讨论古籍中的奇字奥典,我们便先一同到水边,静静仰望漂浮的白云。

逐句剖析

"踏雨来敲柳下门":我踩着细雨,轻敲那柳树掩映的柴门,

"荷香清透紫绡裙":荷花的清香,穿透了紫色的薄纱衣襟。

"相逢未暇论奇字":刚一相逢来不及讨论古籍中的奇字奥典,

# 奇字:一种异于小篆的字体,不能用六书偏旁推之,早已失传。

"先向水边看白云":我们便先一同到水边,静静仰望漂浮的白云。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访中洲》是一首七言绝句。以雨日访友为切入点,通过虚实相生的意象群落,勾勒出一幅隐逸生活的精神图谱。首句“踏雨来敲竹下门”,以竹扉、烟雨构建出与世隔绝的秘境,暗含主客“竹林七贤”式的清高气韵。次句“荷香清透紫绡裙”,以“紫绡裙”喻荷瓣之纤薄通透,将视觉的轻盈与嗅觉的清冽交融,赋予静态荷景以动态的生命律动。后两句陡转笔锋,于“论奇字”的学术雅事与“看白云”的自然野趣间,诗人毅然选择后者。此转折暗藏双重意蕴:既是对扬雄“奇字”之祸的疏离(典出《汉书·扬雄传》),亦是对陶弘景“岭上白云”的精神皈依。全诗未着“隐逸”二字,却通过竹影、荷香、白云的意象叠加,将文人超脱尘俗、返璞归真的生命追求,凝练为水墨氤氲的诗意空间。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姚镛(1191~?)(生年据集中《继周圹记》‘馀年将四十而鳏’推定),字希声,号雪篷,又号敬庵,剡溪(今浙江嵊县)人。宁宗嘉定十年(1217)进士,理宗绍定元年(1228)为吉州判官。六年,以平寇功,擢守赣州。因忤帅臣,贬衡阳。嘉熙元年(1237)始离贬所。景定五年(1264)掌教黄岩县学。镛工诗词,有《雪篷集》一卷,《绝妙好词笺》传于世。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七言绝句,也是一首山水田园诗。通过雨中访友的情节,描绘了江南水乡幽静雅致的自然景致,展现了诗人与友人超脱尘俗的志趣追求,表达了主客间以山水为媒、以云霞为友的默契情谊,以及对自然真趣与精神自由的向往。

2. 分段赏析

“踏雨来敲竹下门”​​通过“踏雨”“敲竹门”的动态描写,既暗示了主人隐士身份,又以雨声、竹影营造出清幽氛围。动作细节体现访者不拘泥于天气的率性,侧面烘托出被访者居所环境的雅致。​“荷香清透紫绡裙”​​以“荷香”与“紫绡裙”的通感手法,将视觉(荷叶形态)与嗅觉(清香)交融。“紫绡裙”既可理解为荷叶舒展如薄纱,亦可视为对荷花形态的比喻,赋予静态景物以动态美感,强化了自然环境的清逸特质。​​“相逢未暇论奇字”​​“未暇”二字转折,揭示主客间超越世俗交流的默契。以“奇字”(异体字考据)代指学术探讨,暗示二人本有探讨学问的约定,却因自然情境的触动而暂缓,侧面体现对精神自由的追求。​​“先向水边看白云”​​“看白云”的日常行为被赋予诗意,通过“水边白云”的意象组合,构建出空灵澄澈的意境。动作选择凸显主客对自然之美的沉浸,呼应前文幽静环境,形成完整的隐逸生活图景。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宋·仇远《一寸金·楼倚寒城》

下一篇:宋·陆游《彷徉》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