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lín
jiāng
xiān
·
·
qiān
cháng
ān
míng

朝代:宋作者:刘彤浏览量:3
qiān
cháng
ān
míng
qīng
qīng
sàn
xún
cháng
nán
jìn
sān
yuè
hǎo
fēng
guāng
mǎn
jiē
fāng
cǎo
绿
piàn
xìng
huā
xiāng
nián
shí
lín
shàng
kàn
rén
yǎn
lèi
wāng
wāng
jīn
rěn
gèng
liáng
hèn
qiān
jiǔ
kōng
duàn
jiǔ
huí
cháng

译文

在千里之外的长安,有许多追名逐利的人,他们轻易地离别、离散,这在他们看来是平常之事。难以抵挡三月春日美景。台阶上长满翠绿芳草,满园杏花飘香。记得当年临别上马时,看到离人眼泪汪汪的样子。如今却不敢再回想往事。只恨没有千日醉人的美酒,空余愁肠寸断九转回肠。

逐句剖析

"千里长安名利客":在千里之外的长安,有许多追名逐利的人,

# 名利客:指热中仕宦、追求利禄者。此指其夫章文虎。,长安:借指京都。

"轻离轻散寻常":他们轻易地离别、离散,这在他们看来是平常之事。

# 寻常:平常;普通。

"难禁三月好风光":难以抵挡三月春日美景。

"满阶芳草绿":台阶上长满翠绿芳草,

"一片杏花香":满园杏花飘香。

"记得年时临上马":记得当年临别上马时,

# 上马:指领导者指挥者上任。,年时:当时,那时。

"看人眼泪汪汪":看到离人眼泪汪汪的样子。

"如今不忍更思量":如今却不敢再回想往事。

"恨无千日酒":只恨没有千日醉人的美酒,

# 千日酒:酒名。传说古时中山人狄希能酿千日酒,饮后醉千日。刘玄石好酒,求饮一杯,醉眠千日。

"空断九回肠":空余愁肠寸断九转回肠。

# 九回肠:形容忧思之甚。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临江仙·千里长安名利客》是宋代刘彤的一首词,通过上阙的春景铺陈与下阙的回忆对比,刻画出女子对游子远行未归的哀怨与孤寂。​​上阙​​以“千里长安名利客”开篇,直指游子为追逐功名而轻离别,暗含思妇对丈夫“重利轻情”的责难。然后笔锋陡转,以“难禁三月好风光”引出满阶芳草、杏花飘香的明媚春色,即或是良人远游的思妇,也情不自禁地要享受这大好春光。下阙​​转入回忆与现实的交织,“记得年时临上马”重现离别场景,泪眼相送的细节刻画得细腻动人;而“如今不忍更思量”则表明思念已至无法回避的境地,最终以“恨无千日酒,空断九回肠”收尾,借酒消愁的愿望与愁肠百结的实况形成强烈反差,将情感推向高潮。​​全词​​语言质朴却情感真挚,将词人对名利的淡漠、往昔的回忆以及当下的愁绪表现得细腻动人,呈现出独特的艺术魅力。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宋朝词人

刘彤(生卒年不详),字文美,江宁章文虎之妻,唐莱州东莱人,工诗词。事见《苕溪渔隐丛话》后集卷四零。今录诗二首。玄宗开元元年,官左拾遗,建言置盐铁之官,收利以供国用,免重赋贫人,诏从之。后历殿中侍御史、仓部员外郎。十七年,官给事中。二十年,检校吏部侍郎,次年,充江东江西宣慰使。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婉约词。通过描摹桃红柳绿的阳春时节,追忆与薄幸人执手相看泪眼的往昔画面,展现了一位思妇在芳菲满目时触景伤怀、怅恨不已的绵长愁绪。

2. 分段赏析

词的上阙展现时空交错的春景与离愁。开篇即展现游子奔赴长安的图景,“千里长安名利客,轻离轻散寻常”既点出千里迢迢的求仕之路,又暗含思妇对薄情郎君的幽怨。“轻离轻散寻常”以口语化的叠词直指对方将聚散视为等闲的凉薄,质朴言辞中凝结着锥心之痛,为全词定下哀婉基调。笔锋陡转处,“难禁三月好风光,满阶芳草绿,一片杏花香”铺展长安春色:嫩草如茵漫过石阶,杏花似雪暗香浮动,翠色与芬芳交织成流动的画卷。虽被离思缠绕,思妇仍不禁驻足这鲜活春光,“难禁”二字既显春色撩人,又暗藏情思难遣的矛盾心绪。词的下阙是记忆褶皱中的情感漩涡。​​“记得年时临上马,看人眼泪汪汪”再次转折,回忆当年游子即将上马远行的情景。“记得”表明这是思妇的回忆,“临上马”点明分别的时刻,“看人眼泪汪汪”将思妇难舍难分的状态刻画得入木三分,“泪汪汪”语言平实却形象鲜明,让读者能深切感受到当时的离别之愁。“如今不忍更思量。恨无千日酒,空断九回肠”又将思绪拉回现实,思妇既不忍回忆当年分别的场景,又不愿去想今后孤寂的生活。“更”字强调了这种纠结的心情。最后,思妇想借酒浇愁,却恨没有能让人醉上千日的酒,只能空自肝肠寸断,“恨无千日酒,空断九回肠”将思妇的愁绪推向了极致,深刻地表现出她内心的痛苦和无奈。

3. 作品点评

《临江仙·千里长安名利客》全词呈现出行文结构的峰回路转与情感脉络的跌宕起伏,通过意象的明暗交替与意境的虚实相生,构建出迂回婉转的抒情空间。全篇在叙事视角上不断转换——游子漂泊与思妇怀人交替呈现;时空维度上自由穿梭——当下情境与往昔回忆交叠辉映;艺术手法上虚实互映——外在景致与内在情思相互生发;情感表达上更迭递进——爱恨交织、悲喜交加的多重情绪此起彼伏。这种多维度的艺术经营,最终形成了回环往复、余韵悠长的审美效果。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宋·杨申《四登科诗》

下一篇:宋·洪皓《石碏大义灭亲》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