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tòu
xiāo
·
·
lán
zhōu

朝代:宋作者:查荎浏览量:3
lán
zhōu
shí
fēn
duān
shì
zài
chóu
liàn
sòng
yuǎn
píng
shān
zhē
duàn
nán
liú
xiāng
cóng
zhēng
nài
xīn
jiǔ
yào
gēng
shuāng
qiū
tàn
rén
shēng
yǎo
píng
yòu
fān
chéng
qīng
bié
dōu
jiāng
shēn
hèn
dōng
liú
xiǎng
xié
yáng
yǐng
hán
yān
míng
chù
shuāng
jiǎng
yōu
yōu
ài
zhǔ
méi
yōu
xiāng
dòng
cǎi
duō
qiàn
xiān
róu
yàn
càn
shuí
chuán
yùn
lái
shuō
xiān
yóu
niàn
rén
liú
xiá
zhōu
dàn
chūn
fēng
lǎo
hòu
qiū
yuè
yuán
shí
西
lóu

译文

停下了小船。因为它载满了愁绪,晃晃悠悠,再也无法前进半分。恋人站在岸上看着我们远行,屏风一般的山峰完全遮挡了我远望的视线,这一去再也难以留下。曾经彼此相伴,怎奈,心意相通的长久约定,却屡经岁月更迭、秋霜寒冬。感叹人生、幽深似浮萍。又要再次离别,内心感到非常遗憾,希望也随着江河一起被冲走了。遥想在斜阳的光影里,寒烟朦胧的明灭处,你的双桨正悠悠划动,随波远去。岸边的梅树、传来幽香阵阵,你定会忍不住采摘、那姿态定需纤纤素手来轻取。情歌悠扬,以后谁能唱得跟你一样动听呢,又有谁能把你远行的经历说给我听。思念着故人、我独留在这遥远的水洲。待春风渐老,秋月圆满之时,恐怕只能独自倚着西楼,空望天涯了。

逐句剖析

"舣兰舟":停下了小船。

# 兰舟:用木兰树所造的船只。亦用为小舟的美称。

"十分端是载离愁":因为它载满了愁绪,晃晃悠悠,再也无法前进半分。

"练波送远":恋人站在岸上看着我们远行,

# 练波:白绢似的水波。

"屏山遮断":屏风一般的山峰完全遮挡了我远望的视线,

"此去难留":这一去再也难以留下。

"相从争奈":曾经彼此相伴,怎奈,

# 争奈:怎奈;无奈。

"心期久要":心意相通的长久约定,

# 心期:引申为相思。

"屡更霜秋":却屡经岁月更迭、秋霜寒冬。

"叹人生、":感叹人生、

"杳似萍浮":幽深似浮萍。

"又翻成轻别":又要再次离别,

"都将深恨":内心感到非常遗憾,

"付与东流":希望也随着江河一起被冲走了。

# 付与东流:扔在东流的江河里冲走。比喻希望落空,成果丧失,前功尽弃。付:交给。东流:向东的河流。

"想斜阳影里":遥想在斜阳的光影里,

"寒烟明处":寒烟朦胧的明灭处,

"双桨去悠悠":你的双桨正悠悠划动,随波远去。

"爱渚梅、":岸边的梅树、

"幽香动":传来幽香阵阵,

"须采掇、":你定会忍不住采摘、

# 采掇:采摘;采集。

"倩纤柔":那姿态定需纤纤素手来轻取。

"艳歌粲发":情歌悠扬,

"谁传余韵":以后谁能唱得跟你一样动听呢,

"来说仙游":又有谁能把你远行的经历说给我听。

"念故人、":思念着故人、

"留此遐洲":我独留在这遥远的水洲。

"但春风老后":待春风渐老,

"秋月圆时":秋月圆满之时,

"独倚西楼":恐怕只能独自倚着西楼,空望天涯了。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透碧霄·舣兰舟》是宋代查荎创作的一首词。此词开篇以白浪滔滔、如屏风般矗立的山峰为背景,有力地烘托出离别的悲凉氛围,并巧妙借用浮萍这一意象,比喻人生的无常与漂泊不定;随后,词人的思绪转向离别后的情景,细致描绘了夕阳余晖、朦胧迷雾、波光粼粼的水面、划动的船桨以及岸边飘来的梅香,层层叠叠地营造出一种凄美而幽远的意境。词中通过对未来无人相伴的哀叹,深切地表达了对远方故人的思念之情。这首词精心勾勒出一幅满载愁绪的小船停泊画面,尤其通过“载离愁”的独特意象,将抽象的愁绪巧妙转化为可感知的具象,与李清照笔下的相关词句形成呼应,进一步强化了情感的沉重感与无奈感。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离别怀人词。词中以白浪、山峰、浮萍、夕阳、迷雾等意象,营造出悲凉幽远的意境,借描写离别场景与漂泊感慨,表达了对远方故人的深切怀念及人生无常的叹惋。

2. 写作手法

化用:“舣兰舟。十分端是载离愁”化用李清照《武陵春・春晚》中“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的词句。李清照原句以舟载不动愁,极言愁绪之重;本词在此基础上,直接点明兰舟“载离愁”,将抽象愁绪具象化,更强调离别时愁绪的沉重与难以排遣,生动展现出离人内心的悲苦。烘托:“练波送远,屏山遮断”以白浪滔滔似送别远人、屏风般的山峰阻断视线,通过壮阔而压抑的自然景象,烘托出离别的悲凉氛围,暗示相见无期的无奈。比喻:“叹人生、杳似萍浮”,将人生比作无根的浮萍,生动展现人生漂泊无依、聚散无常的状态,寄寓对命运的感慨与离别的惆怅。照应:“舣兰舟。十分端是载离愁”与李清照“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形成意象照应。李清照以舟载不动极言愁绪之重,本词直接写兰舟“载离愁”,同样以船为载体,将抽象愁绪具象化。二者虽处于不同作品,却通过相似的“舟载愁”意象遥相呼应,加深了离情别绪的沉重感,强化了词中无可奈何的悲愁氛围。

3. 分段赏析

上片:“舣兰舟。十分端是载离愁”二句,以“舣兰舟”的动作起笔,直言小船“载离愁”的沉重,巧妙化用李清照“载不动、许多愁”的意象,将抽象愁绪具象为可承载的实体,使情感直观可感。“练波送远,屏山遮断,此去难留”三句,以“练波”(白浪)拟人化“送远”,以“屏山遮断”象征阻隔,勾勒出离别场景的空间阻隔与无奈,强化“难留”的怅惘。“相从争奈,心期久要,屡更霜秋”几句,用“争奈”(怎奈)转折,点明虽心有约定却屡经离别(“屡更霜秋”)的现实,“争奈”二字含无奈慨叹,与“久要”(长久约定)形成情感张力。“叹人生、杳似萍浮”承上启下,以“萍浮”比喻人生漂泊无定,暗合“聚散如浮萍”的古典意象,深化离别之伤。“又翻成轻别,都将深恨,付与东流”收束上片,“轻别”看似轻描淡写,实则反衬内心“深恨”之重,以“付与东流”化用李煜“一江春水向东流”的愁绪,将恨意融入流水,传递出无可挽回的绝望感。下片:“想斜阳影里,寒烟明处,双桨去悠悠”三句,从眼前实景转向离别后想象,以“斜阳”“寒烟”“双桨”构成光影朦胧的画面,“去悠悠”叠词摹写船行缓慢,暗含不舍之情,丁绍仪评此句“绘水绘声”,以动态画面传递离别的绵长怅惘。“爱渚梅、幽香动,须采掇、倩纤柔”四句,由远及近聚焦岸边梅香,“爱”字揣度对方心思,“采掇”“倩纤柔”(请纤手采摘)的细节,既写梅香诱人,又以美好事物反衬离别后的孤寂,暗含对故人远去的牵挂。“艳歌粲发,谁传余韵,来说仙游”三句,以“艳歌粲发”回忆往昔欢歌,用“谁传”“来说”的疑问,虚拟别后无人共赏的场景,层层递进地表达对故人音信断绝的担忧。“念故人、留此遐洲”直抒胸臆,“遐洲”(远方)点明相隔之遥,“念”字重笔点题。“但春风老后,秋月圆时,独倚西楼”以景语作结,“春风老”“秋月圆”跨越春秋,“独倚西楼”的画面定格,将思念之情延伸至时空尽头,以孤独意象收束全篇,余韵悠长。

4. 作品点评

查荎此词堪称精品,获杨慎《词品》高度评价,其称“此查荎透碧霄词也,所谓一不为少”。《听秋声馆词话》中亦对该词不同版本有所辨析,可供参考:《词综》录此词时,“宛似”作“杳似”,“滞此”作“留此”,相较之下似以“宛”字“滞”字更佳。又“采掇”句原作“须采掇,倩纤柔”,为六字折腰体,与柳词“空恁亸辔垂鞭”句法稍异。《词律》认为此句文义存疑,若作“采掇须倩纤柔”,则语义通顺、音律和谐,宜采用此版本。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宋·杨万里《七字谢绍兴帅丘宗卿惠杨梅二首(其一)》

下一篇:宋·王之道《浣溪沙·体粟须烦鼎力苏》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