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mēng
xùn

朝代:宋作者:杨简浏览量:3
shēng
shēn
shēn
shì
què
yán
yán
zài
zuò
gǎn
zuò
zuò
nǎi
dāng
rán
tiān
nán
ér
páng
ér
páng
nán
ér
gǒng
shǒu
ér
liǎn
cháng
​​pěng
guàn
jiān
sǎo​
jiāng
chá
fèng
tāng
yán
ruǎn
qián
zhèng
fāng
xiōng
wéi
xuē
jìng
mèi
cháng
ài
yǐn
shí
xiān
zūn
zhǎng
gǎn
yǒu
zhī
zūn
zhǎng
ruò
chēn
chēn
shì
ài
wéi
jūn
suǒ
yuē
shù
huà
chéng
shí
xué
shū
chí
tóu
róng
cháng
zhèng
zhí
xié

译文

父母生下我的身体,这身体本是父母给予的。为什么反而要称“我”呢,称“我”是非常不应该的。父母在这里坐着,子女就不敢坐下。不坐下是理所当然的,父母像天一样尊贵重要。儿子要站在父亲身旁,女儿要站在母亲身旁。儿子双手合抱恭敬站立,女儿要整理好衣裳端庄侍立。端送盥洗用具、洒水扫地,还要端茶、奉上热汤。说话声音要轻柔温和,像之前那样端正笔直地站着。对兄长、姐姐要恭敬,对弟弟、妹妹要常存慈爱。饮食要先让长辈享用,不敢匆忙自己占先。长辈如果责备我,那责备其实是爱护我。希望我成为有德行的君子,所以才约束我的言行。说话必须诚实,走路要学着从容不急躁。头部要常常保持端正,四肢不要歪斜不正。

逐句剖析

"父母生子身":父母生下我的身体,

"身是父母个":这身体本是父母给予的。

"如何却言我":为什么反而要称“我”呢,

"言我大不可":称“我”是非常不应该的。

"父母在此坐":父母在这里坐着,

"子则不敢坐":子女就不敢坐下。

"不坐乃当然":不坐下是理所当然的,

"父母如天大":父母像天一样尊贵重要。

"男儿立父旁":儿子要站在父亲身旁,

"女儿立母旁":女儿要站在母亲身旁。

"男儿拱手立":儿子双手合抱恭敬站立,

"女儿敛衣裳":女儿要整理好衣裳端庄侍立。

"捧盥兼洒扫":端送盥洗用具、洒水扫地,

"将茶及奉汤":还要端茶、奉上热汤。

"言语须低软":说话声音要轻柔温和,

"依前立正方":像之前那样端正笔直地站着。

"兄姊惟薛敬":对兄长、姐姐要恭敬,

"弟妹常爱慈":对弟弟、妹妹要常存慈爱。

"饮食先尊长":饮食要先让长辈享用,

"不敢遽有之":不敢匆忙自己占先。

"尊长若嗔我":长辈如果责备我,

"嗔我是爱我":那责备其实是爱护我。

"欲我为君子":希望我成为有德行的君子,

"所以约束我":所以才约束我的言行。

"语话须诚实":说话必须诚实,

"步履学疏迟":走路要学着从容不急躁。

"头容常正直":头部要常常保持端正,

"四体莫邪欹":四肢不要歪斜不正。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蒙训》是南宋心学学者杨简所写的一首古体诗,全诗以儒家孝道为核心,通过描述日常生活中的具体规范,强调子女对父母应有的恭敬态度和行为准则。诗里详细说明了子女在父母面前的站立姿势、说话方式、饮食礼节等日常行为规范,也谈到了兄弟姐妹之间的相处之道。这部作品体现了杨简“教化百姓、形成良好风俗”的教育观念,他把心学思想融入基础伦理教育中,成为研究宋代蒙学教育和儒学实践的重要文献。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南宋理学家

杨简(1141~1225?),南宋理学家。字敬仲,因筑室德润湖上,号慈湖,世称慈湖先生,慈溪(今浙江宁波西)人。乾道进士,曾任国子博士、温州知府等职,官至宝谟阁学士。杨简是陆九渊的弟子,是心学代表人物之一。他认为“天地我之天地,变化我之变化,非他物也”,并把宇宙变化的总过程看作心的变化过程。他提出“毋意”“无念”的修养方法,反对人的一切意念活动,主张使心保持原来的无尘无垢的“明镜”状态。著有《慈湖先生遗书》《慈湖诗传》《杨氏易传》等。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古体诗,也是一首蒙学教育诗。通过列举子女在父母面前的站姿、言语、饮食礼节等具体生活场景规范,以及兄娣、弟妹之间的相处之道,描绘了宋代家庭伦理中的孝道行为准则,体现了儒家孝道思想,表达了杨简“化民成俗”的教育理念,将心学思想融入基础伦理教育。

2. 分段赏析

“父母生子身,身是父母个。如何却言我,言我大不可。”这两句直白点出子女的身体源于父母,强调不应只执着于“我”的概念,体现了对父母本源的尊重,语言朴素,直接阐述了孝道的根本道理。“父母在此坐,子则不敢坐。不坐乃当然,父母如天大。”这两句描绘了子女在父母面前的行为规范:父母就坐时,子女不可安坐,因为父母的地位如同天地般崇高。用“如天大”的比喻,突出了对父母的敬畏之情,行为描写具体,道理浅显易懂。“男儿立父旁,女儿立母旁。男儿拱手立,女儿敛衣裳。”这两句分别刻画了男孩、女孩在父母身边的站姿:男孩站在父亲旁拱手而立,女孩站在母亲旁整理衣裳。通过细节描写,明确了不同性别子女在礼仪上的具体规范,画面感强。“捧盥兼洒扫,将茶及奉汤。言语须低软,依前立正方。”这两句列举了子女应做的日常事务,如捧送洗漱用品、打扫卫生、端茶送汤,同时要求言语轻柔、站姿端正。通过动作和言语的规范描写,展现了侍奉父母的具体礼仪。“兄娣惟恭敬,弟妹常爱慈。饮食先尊长,不敢遽有之。”这两句讲的是家庭中兄弟姐妹的相处之道:兄姊对弟妹要恭敬,弟妹对兄姊要慈爱;饮食时要先让尊长,不可擅自取用。体现了家庭中的长幼有序与互爱。“尊长若嗔我,嗔我是爱我。欲我为君子,所以约束我。”这两句指出尊长若责备自己,实则是出于关爱,是希望自己成为君子,才加以约束。从尊长的角度解释了责备的善意,体现了家庭教育中约束的积极意义。“语话须诚实,步履学疏迟。头容常正直,四体莫邪欹。”这两句从言行举止上规范子女:说话要诚实,走路要从容,头部要端正,肢体不可歪斜。通过具体的行为要求,展现了对子女全面的伦理教育。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宋·胡宏《雨急》

下一篇:宋·邵雍《安乐窝中吟(其七)》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