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quàn
xiào

朝代:宋作者:赵与泌浏览量:3
sān
é
èr
qīn
qīn
ēn
tiān
lún
shēng
zhǎng
chū
jiān
xīn
wéi
rén
zhī
bào
hào
tiān
xīn
wǎng
shùn
chéng
yóu
kǒng
chóu
ēn
kuàng
gǎn
wàng
ēn
wéi
bèi
bāng
yóu
lái
duō
xiào
xiàn
西
yuán
yǒu
zēng
shēn
hòu
lái
yīn
xián
míng
què
míng
wéi
yǎng
zhì
nǎi
zhī
yǒu
xiào
shùn
rén
zhì
jīn
míng
hào
yóu
fāng
fēn
rén
xīn
tiān
xiāng
yuǎn
qián
xián
xiào
xíng
zūn
è
liáng
tàn
xiāo
jìng
zhī
hàn
niàn
láo
ēn
bèi
bèi
guàn
zài
dāng
wéi
fǎn
nǎi
chì
zhī
ruò
gǒu
zài
dāng
wéi
yáng
nǎi
zhī
shǔ
shì
suī
yún
wèi
rán
nǎi
wén
zhī
máo
hán
zhāo
yǐn
jiù
shēn
yóu
jiào
huà
yǒu
wèi
céng
wéi
guì
xiāng
lìng
jiàn
rén
ǒu
xiāng
jìng
lìng
yīn
chū
shòu
xiào
jīng
fān
rán
xīn
jìng
jīn
gào
yīn
yuán
jiù
è
quān
cóng
qián
guǒ
bào
yán
nán
jìn
xiào
shùn
zhī
zhōng
yǒu
tiān
xíng
xiào
zuì
wéi
měng
xǐng
tīng
huì
guān
zhāo
zhāo
zài
yǎn
qián
qīng
biān
zhì
zhòng
pèi
jiǎ
xìng
miǎn
zāo
guān
xíng
yǒu
tiān
xíng
shēn
liù
dīng
fēi
léi
tíng
shí
xīn

译文

我反复吟诵《蓼莪》思念双亲,父母的恩情比天地还要崇高。生我养我教导我成长,出门进门都为我操劳。作为子女想要报答恩德,可苍天对我的恩情永远无法报尽。即便顺从奉养都怕难酬恩情,更何况做出忘恩负义的恶行。这个地方自古崇尚孝道,城西曾有曾参居住的里巷。后来为避圣贤名讳,改称里名为养志村。由此可知此地出过孝子,至今美名仍在流传。人心与天理本无距离,先贤的孝行为何不效仿。如今世风浇薄令人叹息,竟有枭獍般凶残之徒。不念父母养育之恩,违背道德礼仪已成习惯。你们本该像反哺乌鸦,却把父母当作狗奴呵斥。你们本该如跪乳羔羊,却将双亲骂作吓鼠的老鼠。此事虽未必真实,听闻仍让我汗毛倒竖。突然自责教化不力,只因我的教化未能感化人心。想起当年担任贵乡县令时,目睹母子争执不休。县令我流着泪讲解《孝经》,母子顿时翻然悔悟重归于好。如今我要告诉你们因果关联,务必彻底悔改旧日恶行。前世的果报难以说尽,孝道之中自有天意护佑。法律将不孝列为五刑之首,你们要猛然醒悟听我劝诫。官方法律明明白白摆着,轻则流放边疆重则发配充军。就算侥幸逃过刑罚制裁,必有天谴降临身边。六丁神将降下霹雳雷霆,那时再想改过自新已无路可走。

逐句剖析

"三复蓼莪思二亲":我反复吟诵《蓼莪》思念双亲,

"亲恩天地无比伦":父母的恩情比天地还要崇高。

"生我鞠我长育我":生我养我教导我成长,

"出入腹我何艰辛":出门进门都为我操劳。

"为人之子欲报德":作为子女想要报答恩德,

# 之:一作这。

"昊天于我心罔极":可苍天对我的恩情永远无法报尽。

"顺承犹恐莫酬恩":即便顺从奉养都怕难酬恩情,

"况敢忘恩为悖逆":更何况做出忘恩负义的恶行。

"此邦由来多孝义":这个地方自古崇尚孝道,

"县西元有曾参里":城西曾有曾参居住的里巷。

"后来因避大贤名":后来为避圣贤名讳,

"却易里名为养志":改称里名为养志村。

"乃知里有孝顺人":由此可知此地出过孝子,

"至今名号犹芳芬":至今美名仍在流传。

"人心天理不相远":人心与天理本无距离,

"前贤孝行胡不遵":先贤的孝行为何不效仿。

"习俗薄恶良可叹":如今世风浇薄令人叹息,

"枭獍之徒肆其悍":竟有枭獍般凶残之徒。

"不念父母劬劳恩":不念父母养育之恩,

"悖德悖礼如习惯":违背道德礼仪已成习惯。

"在汝当为反哺乌":你们本该像反哺乌鸦,

"汝乃叱之若狗奴":却把父母当作狗奴呵斥。

"在汝当为羊跽乳":你们本该如跪乳羔羊,

"汝乃詈之如赫鼠":却将双亲骂作吓鼠的老鼠。

"此事虽云未必然":此事虽未必真实,

"我乃闻之毛发寒":听闻仍让我汗毛倒竖。

"一朝引咎深自责":突然自责教化不力,

"由我教化有未格":只因我的教化未能感化人心。

"思昔曾为贵乡令":想起当年担任贵乡县令时,

"见人母子偶相竞":目睹母子争执不休。

"令因涕出受孝经":县令我流着泪讲解《孝经》,

"母子翻然起新敬":母子顿时翻然悔悟重归于好。

"余今告汝以因缘":如今我要告诉你们因果关联,

"汝宜悉把旧恶悛":务必彻底悔改旧日恶行。

"从前果报言难尽":前世的果报难以说尽,

"孝顺之中自有天":孝道之中自有天意护佑。

"五刑不孝最为大":法律将不孝列为五刑之首,

"汝宜猛省听予诲":你们要猛然醒悟听我劝诫。

"官法昭昭在眼前":官方法律明明白白摆着,

"轻则编置重则配":轻则流放边疆重则发配充军。

"假如幸免遭官刑":就算侥幸逃过刑罚制裁,

"必有天刑及汝身":必有天谴降临身边。

"六丁霹历飞雷霆":六丁神将降下霹雳雷霆,

"此时无路可自新":那时再想改过自新已无路可走。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劝孝》是南宋诗人赵与泌创作的一首古体诗。此诗开篇先抒发对父母养育之恩的感怀,强调亲恩的无与伦比;继而讲述当地孝义传统,以曾参里的典故宣扬孝行;随后批判社会上薄恶的习俗,痛斥不孝之人的行径,用乌鸦反哺、羊羔跪乳的例子对比不孝行为,突显其丑恶;接着诗人反思自身教化不足,回忆任贵乡令时以《孝经》化解母子矛盾的经历;最后从法律惩处和因果报应等角度,告诫人们应践行孝道、悔改旧恶。全诗以质朴直白的语言,全方位阐述孝道的重要性,批判不孝行为,具有一定的道德教化意义。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分段赏析

“三复蓼莪思二亲,亲恩天地无比伦”两句表达了诗人反复诵读《蓼莪》这首诗,从而深深思念自己的父母,认为父母的恩情如同天地一般,没有什么可以与之相比。“三复”强调了对《蓼莪》的反复研读,突出了诗人对亲恩的深刻思考,“无比伦”则直接点明亲恩的无与伦比,为全诗奠定了歌颂亲恩的基调。“生我鞠我长育我,出入腹我何艰辛”两句是对父母养育之恩的具体描述。“生我”“鞠我”“长育我”“出入腹我”几个动词短语,生动地展现了父母从生育到养育子女的全过程,其中的艰辛不言而喻。“何艰辛”以反问的语气,进一步强调了父母在养育过程中付出的巨大努力,让读者更能体会到亲恩的深厚。“为人之子欲报德,昊天于我心罔极”两句表达了作为子女想要报答父母恩德的心情,觉得父母的恩情如同广阔无垠的苍天一样,自己难以穷尽报答。“欲报德”体现了子女的感恩之心和想要回报的愿望,“心罔极”则形象地写出了子女面对亲恩时那种觉得自己永远无法报答完全的感受。“顺承犹恐莫酬恩,况敢忘恩为悖逆”两句指出子女仅仅是顺从父母的心意,都还担心无法报答父母的恩情,更何况是忘记恩情做出悖逆的行为呢。这两句通过对比,突出了孝顺的必要性和悖逆行为的不可取,从正反两个方面强调了子女应尽的孝道。“此邦由来多孝义,县西元有曾参里”两句介绍了当地一直以来就有很多崇尚孝义的传统,在县城西边原本有个叫曾参里的地方。“由来”强调了这种孝义传统的历史悠久,“曾参里”的提及,借曾参这位以孝闻名的历史人物,来宣扬当地的孝义之风,为后文对孝行的进一步阐述做铺垫。“后来因避大贤名,却易里名为养志”两句说明后来因为要避讳大贤曾参的名字,所以把这个地方改名为养志。这一改名行为,一方面体现了对曾参这样大贤的敬重,另一方面“养志”二字也进一步强调了孝顺不仅是物质上的奉养,更是对父母精神上的满足,深化了对孝的理解。“乃知里有孝顺人,至今名号犹芳芬”两句意思是由此可知,这个地方曾经有过孝顺的人,直到现在这个地方的名号依然散发着美好的声誉。“乃知”承接上文,点明从地名的由来知道这里有过孝行,“犹芳芬”则突出了这种孝行所产生的深远影响,让这种美好名声一直流传下来。“人心天理不相远,前贤孝行胡不遵”两句指出人的内心和天理是相近的,既然前贤们有着如此美好的孝行,为什么不遵循呢?“人心天理不相远”阐述了一种道德观念,认为人内心的道德准则和天理是相通的,“胡不遵”以反问的语气,对人们不遵循前贤孝行的行为提出了质疑,引导人们反思自己的行为。“习俗薄恶良可叹,枭獍之徒肆其悍”两句感叹社会上的习俗浅薄恶劣,那些像枭獍一样不孝的人肆意妄为、凶悍无理。“习俗薄恶”直接批判了不良的社会风气,“枭獍之徒”用比喻的手法,将不孝之人比作恶鸟恶兽,生动地刻画了这些人的可恶形象,“肆其悍”则进一步描述了他们的嚣张跋扈。“不念父母劬劳恩,悖德悖礼如习惯”两句指责那些不孝之人不感念父母辛苦操劳的恩情,违背道德和礼仪就好像成了习惯一样。“不念”突出了这些人对亲恩的漠视,“悖德悖礼”点明了他们行为的错误本质,“如习惯”则强调了这种不孝行为的普遍性和严重性,让人感到痛心。“在汝当为反哺乌,汝乃叱之若狗奴”两句用乌鸦反哺的例子来教育子女,说作为子女本应当像反哺的乌鸦一样孝顺父母,可有些人却像对待狗奴一样呵斥自己的父母。“当为反哺乌”树立了一个孝顺的榜样,“叱之若狗奴”则与反哺形成鲜明对比,凸显了不孝之人的恶劣行径。“在汝当为羊跽乳,汝乃詈之如吓鼠”两句又以羊羔跪乳为例,指出子女应当像羊羔跪乳那样孝顺父母,然而有些人却像吓唬老鼠一样责骂自己的父母。“羊跽乳”同样是孝顺的象征,“詈之如吓鼠”进一步刻画了不孝之人对父母的不敬和粗暴,通过这种对比,增强了对不孝行为的批判力度。“此事虽云未必然,我乃闻之毛发寒”两句表示虽然这些不孝的事情不一定都是真实发生的,但自己听到这些事情后还是感到毛骨悚然。“虽云未必然”先对事情的真实性进行了一种不确定的说明,“毛发寒”则生动地写出了诗人对这些不孝行为的极度震惊和反感,从侧面反映出这些行为的可怕。“一朝引咎深自责,由我教化有未格”两句诗人进行自我反思,认为一旦出现这些不孝的现象,自己应该承担责任,深深自责,觉得是自己的教化没有达到应有的效果。“引咎”“自责”体现了诗人的担当精神,“教化有未格”则指出了自己在传播道德观念、教导人们行孝方面的不足,表现出一种自我反省的态度。“思昔曾为贵乡令,见人母子偶相竞”两句回忆过去自己担任贵乡令的时候,曾经看到一对母子偶然发生了争执。“思昔”引出回忆,“曾为贵乡令”点明了当时的身份,“见人母子偶相竞”描述了具体的场景,为后文讲述自己的处理方式和效果做铺垫。“令因涕出受孝经,母子翻然起新敬”两句说自己因为这件事感动得流泪,拿出《孝经》让他们接受教育,结果母子二人很快就改变了态度,对彼此重新产生了敬重之情。“涕出”表现了诗人对这对母子争执的痛心,“受孝经”是诗人采取的教育措施,“翻然起新敬”则体现了这种教育的良好效果,突出了《孝经》在教导人们行孝方面的作用。“余今告汝以因缘,汝宜悉把旧恶悛”两句诗人告诉读者这些事情的缘由,希望大家都能够彻底地改正过去的恶行。“告汝以因缘”说明诗人想要把这些经历和道理分享给大家,“悉把旧恶悛”则明确地提出了希望,希望人们能够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并加以改正。“从前果报言难尽,孝顺之中自有天”两句表示过去关于善恶果报的事情很难说尽,而在孝顺这件事情上是有天理存在的。“从前果报言难尽”暗示了因果报应的复杂性和普遍性,“孝顺之中自有天”则强调了孝顺与天理之间的联系,认为孝顺是符合天理的行为,会得到好的回报,从另一个角度劝诫人们要行孝。“五刑不孝最为大,汝宜猛省听予诲”两句指出在五种刑罚中,不孝的罪行是最大的,告诫人们应该深刻地反省并听从自己的教诲。“五刑不孝最为大”直接点明了不孝行为在法律层面的严重性,“猛省”“听予诲”则表达了诗人希望人们能够重视自己的话,认识到不孝的危害。“官法昭昭在眼前,轻则编置重则配”两句说明法律是明明白白摆在眼前的,对不孝之人,轻的会被编配到边远地区,重的则会被处以更严厉的刑罚。“官法昭昭”强调了法律的公正性和明确性,“轻则编置重则配”说明了不孝行为可能面临的法律后果,以此来威慑那些可能有不孝行为的人。“假如幸免遭官刑,必有天刑及汝身”两句表示即使侥幸没有受到官刑的处罚,也必定会受到上天的惩罚降临到自己身上。“假如幸免”先假设了一种情况,“必有天刑”则进一步强调了不孝行为必然会受到某种惩罚,即使躲过了法律制裁,也逃不过上天的审判,从道德和信仰的层面强化了对不孝行为的约束。“六丁霹雳飞雷霆,此时无路可自新”两句“六丁霹雳飞雷霆”来形容上天惩罚的严厉和可怕,说当这种惩罚降临的时候,就没有办法再改过自新了。“六丁霹雳飞雷霆”营造出一种恐怖的氛围,“无路可自新”则强调了不孝行为一旦导致严重后果,就难以挽回,进一步警示人们要避免不孝行为。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宋·姜夔《鹧鸪天·元夕不出》

下一篇:宋·韩维《襄城道中怀曼叔》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