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孟夏天":初夏时的江南,
# 孟夏:初夏,指农历四月。农历一年四季中的每个季节都有“孟”、“仲”、“季”的排列。农历夏季的三个月即四、五、六月,分别对应称为“孟夏”“仲夏”“季夏”。
"慈竹笋如编":慈竹长得又多又密,就像编排好的队伍一样。
# 如编:像编排有序的行列一样形容竹笋又多又整齐。,慈竹:竹名。又称义竹﹑慈孝竹﹑子母竹。丛生,一丛或多至数十百竿,根窠盘结,四时出笋。竹高至二丈许。新竹旧竹密结,高低相倚,若老少相依,故名。
"蜃气为楼阁":天边出现了海市蜃楼的奇丽景象,
# 蜃气:一种大气光学现象。光线经过不同密度的空气层后发生显着折射,使远处景物显现在半空中或地面上的奇异幻象。常发生在海上或沙漠地区。古人误以为蜃吐气而成,故称。蜃:大蛤蜊。
"蛙声作管弦":近处蛙声一片,就像那正在合奏的管弦。
# 管弦:古人对音乐的通称。
1. 写作手法
虚实结合:前两句“江南孟夏天,慈竹笋如编”为实写,直叙孟夏时节江南景象,以“慈竹笋如编”的比喻勾勒竹笋丛生如编织般的密集形态;后两句“蜃气为楼阁,蛙声作管弦”转入虚写,“蜃气为楼阁”将自然现象幻化为缥缈楼阁,“蛙声作管弦”把蛙鸣想象成管弦乐声。实写奠定基础,虚写通过想象拓展意境,二者结合使江南夏日既具真实质感,又含奇幻色彩,在现实与想象的交织中展现孟夏生机。比喻:诗中两处比喻生动传神。“慈竹笋如编”以“如编”喻指慈竹笋生长繁茂、排列齐整,仿佛人工编织的竹篱,既写出竹笋的密集形态,又暗含江南竹编文化的地域特色;“蛙声作管弦”以“作管弦”喻蛙鸣,将田间嘈杂的蛙声比作悠扬的管弦乐曲,化寻常声响为艺术审美,通过听觉比喻赋予夏日景象音乐般的韵律感,使江南孟夏的热闹生机在比喻中更具诗意。
2. 分段赏析
前两句“江南孟夏天,慈竹笋如编”,点明时间为江南孟夏,描绘慈竹笋生长的状态,“如编”一词形象地写出竹笋排列紧密、生长繁茂,展现出孟夏时节江南大地充满生机的景象。后两句“蜃气为楼阁,蛙声作管弦”,从视觉和听觉两个角度进一步描绘江南孟夏的奇妙景象。蜃气幻化成楼阁,充满奇幻色彩;蛙声如管弦,富有动感和韵律,将江南孟夏夜晚的热闹与奇幻展现得淋漓尽致。
上一篇:唐·张仲素《春闺思》
下一篇:唐·薛逢《宫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