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腊月二十五":腊月二十五,
"人家祓旧年":家家户户举行祓除仪式送别旧年。
"山人无可祷":山居之人无愿可祈,
"睡着不知天":沉沉睡去,浑然不觉天色流转。
# 着:一作“著”。
南宋词人
赵崇嶓(1198~1255),宋代词人。字汉宗,号白云,南丰(今属江西)人。嘉定十六年进士,为石城令,改淳安县,官至大宗丞。其工词能诗,内容大都为风花雪月、儿女闺情。宋包恢《祭赵宗丞文》有“诗文英发,清新俊逸”之评,然所传不多。其诗在《诗家鼎脔》卷上及《宋诗纪事》卷八五尚存5首。有《白云小稿》1卷。
1. 分段赏析
“腊月二十五,人家祓旧年。”这句诗的前半句“腊月二十五”,直接点明时间节点。腊月在传统农历里,是一年的最后一个月,二十五日临近年关,是人们为过年做准备的重要日子。这种直白的时间表述,没有任何修饰,让读者一眼就知道诗歌所描绘场景发生的时间背景。后半句“人家祓旧年”,“人家”指代普通百姓家庭,“祓”是驱除、扫除之意,“祓旧年”概括了古人在年终进行大扫除、驱除邪气、迎接新年的传统习俗。前句是对时间的客观陈述,属于写实;后句则是对习俗行为的提炼表达,带有写意色彩。短短十个字,既交代了时间,又把年终人们忙碌准备过年、期望新岁吉祥的节日氛围和传统习惯清晰展现出来,用简洁的语言勾勒出一幅生动的年终民俗画面。“山人无可祷”,“山人”一词,在古代常用来指代隐居在山林中的人,这句诗借此点明了诗中主角的隐士身份。与前两句所描绘的普通人家在年终忙碌准备、祈求新年顺遂的情景形成鲜明对比。“无可祷”三个字,从字面意思理解,是没有什么需要祈祷的。它客观地呈现出山人一种无欲无求的生活状态。在年终这个人们普遍会向神灵祈福的时刻,山人却没有任何祈求,这种反差暗含了山人对世俗中人们祭拜行为的疏离。这里的语言表达非常质朴,没有使用华丽的辞藻,但却通过简洁的表述,给读者留下了思考的空间,让人去琢磨山人这种生活态度背后的深意。“睡着不知天”,“睡着”是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动作,也是极为直白的表述。诗人用这个简单的动作,生动地写出了山人超脱世俗的状态。“不知天”意思是不管外面是白天还是黑夜,不关心时间的流逝和外界的变化。这一句没有刻意去描述山人如何远离尘世、追求超凡,而是通过“睡着”这一平常行为,展现出山人顺其自然的生活方式。不刻意避世,也不故作高深地追求与众不同,这种连天亮天黑都不在意的状态,反而更显自然本真,让读者直观感受到山人内心的平静与自在。全诗前两句聚焦于人间热闹的年终仪式,描绘了普通人家在腊月二十五忙着“祓旧年”的场景,充满生活气息和节日氛围;后两句则将视角转向山人淡然的隐居生活,以“睡着不知天”展现其闲适超脱。通过“祓旧年”时的忙碌与“睡着”时的闲适这两种截然不同生活状态的对比,选取生活中最常见、最简单的场景,直观地呈现出不同的生活方式,进而传递出一种顺应自然、自在生活的态度。
上一篇:宋·邵雍《自悯》
下一篇:宋·释文准《颂古五首·黄龙三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