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shàn
shī

朝代:宋作者:李石浏览量:3
huáng
jīn
zuò
yōng
hóng
fēng
dòng
huā
xiāng
dòng
fēng
guān
xiāng
shuí
lǐng
huì
cháng
é
shuǐ
jīng
gōng

译文

黄金环绕着佛陀的红色袈裟,风吹动荷花,荷花的香气又随着风飘散。用鼻子嗅闻这浮动着的香气,谁能真正领悟其中奥妙。仿佛看见嫦娥在夜色中停泊于水晶打造的月宫。

逐句剖析

"黄金坐拥佛衣红":黄金环绕着佛陀的红色袈裟,

"风动荷花香动风":风吹动荷花,荷花的香气又随着风飘散。

"鼻观浮香谁领会":用鼻子嗅闻这浮动着的香气,谁能真正领悟其中奥妙。

"嫦娥夜泊水晶宫":仿佛看见嫦娥在夜色中停泊于水晶打造的月宫。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扇子诗(其七十四)》是宋代诗人李石创作的七言绝句。此诗通过四个精炼的意象组合,构建出空灵超逸的意境。前两句“黄金坐拥佛衣红,风动荷花香动风”形成视觉与嗅觉的通感联动:金佛衣袍的庄严色彩与风中荷香的动态流转形成对照,暗含佛理与自然的交融;后两句“鼻观浮香谁领会,嫦娥夜泊水晶宫”则转向玄思,以“鼻观”点明禅宗观想之法,将现实香韵升华为月宫幻境,在虚实相生间展现物我两忘之境。全诗以简淡笔墨勾连宗教哲思与自然意象,通过“风”“香”的循环往复与时空交叠,传递出对生命本质的澄明观照。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南宋诗人

李石(1108~1178?),南宋诗人。字知几,号方舟,资阳(今属四川)人。九岁举童子,绍兴进士,初任成都户曹掾,召入朝,任太学博士。历知合州、黎州、眉州,官至成都转运判官。其文学苏轼,故所作宏肆古雅,诸体诗纵横跌宕,亦与眉山门径为近。其词作清新可读。著作今存《方舟经说》《续博物志》《方舟集》。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分段赏析

“黄金坐拥佛衣红”一句描绘了佛像的形象。“黄金坐拥”写出佛像周身被黄金装饰,给人华贵庄严之感;“佛衣红”点明佛像所披袈裟颜色为红色,鲜明的色彩增添了视觉冲击力,此句从外观上刻画佛像,为整个画面奠定庄重的基调,也为后文营造出一种静谧、神圣的氛围。​“风动荷花香动风”是描写夏日景色的佳句。前一个“动”字展现出微风轻拂,荷花随风摇曳的动态画面;后一个“动”字则描述荷花的香气在风中飘散,仿佛风也因这香气而流动。两个“动”字相互呼应,将视觉上荷花的摇曳与嗅觉上荷香的飘散巧妙结合,生动地展现出夏日荷塘灵动、清新的景致,使读者如临其境。​“鼻观浮香谁领会”一句以设问的方式,引发读者思考。“鼻观浮香”点明诗人闻到了荷花飘散的香气,“谁领会”则强调这股香气带来的独特感受并非人人都能体会,在结构上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既承接上文荷香的描写,又引出下文的想象,同时也增添了诗歌的韵味和哲思。​“嫦娥夜泊水晶宫”一句充满浪漫的想象。诗人由眼前的美景联想到神话中的嫦娥,想象她在夜晚停泊于如同水晶宫般澄澈、华丽的地方。“嫦娥”是神话人物,代表着神秘与美好;“水晶宫”的设定更是为画面增添了梦幻色彩,使诗歌意境从现实的荷塘之景,升华到奇幻的神话世界,拓展了诗歌的意境,给读者留下丰富的想象空间。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宋·陆游《秋怀(其一)》

下一篇:宋·黎廷瑞《上滩》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