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qiū
jiāng
dài

朝代:宋作者:钱选浏览量:3
shān
kōng
méng
cuì
liú
cháng
jiāng
qīng
chè
tiān
qiū
máo
luò
hán
yān
wài
jiǔ
xíng
rén
dài
zhōu

译文

山色在朦胧的雾气中若隐若现,翠绿的颜色仿佛要流淌出来。长江水清澈澄明,与辽阔的秋空交融,满眼皆是秋色。暮色中,几间茅屋笼罩在落日的余晖和冷寂的烟霭之外。行人长久地伫立在江边,等待着渡江的船只。

逐句剖析

"山色空濛翠欲流":山色在朦胧的雾气中若隐若现,翠绿的颜色仿佛要流淌出来。

# 濛:一作蒙。

"长江清澈一天秋":长江水清澈澄明,与辽阔的秋空交融,满眼皆是秋色。

"茅茨落日寒烟外":暮色中,几间茅屋笼罩在落日的余晖和冷寂的烟霭之外。

"久立行人待渡舟":行人长久地伫立在江边,等待着渡江的船只。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题秋江待渡图》是元代钱选创作的七言绝句。首句以“山色空蒙”勾勒秋山在雾霭中的缥缈翠润,次句借“长江清澈”展现水天交融的清朗辽阔,二者合绘空蒙澄澈的秋江背景;三句转笔描绘暮色中寒烟落日笼罩的茅舍,渲染荒寒氛围,末句聚焦“久立行人”待渡的孤寂身影,以细节传递羁旅者的期待与怅惘。全诗四句分景情两层,前半铺展秋江空明之境,后半收束于荒寒暮色中的待渡场景,景境由清旷转为萧寒,情致从自然观照过渡到人生感怀,在诗画互参中,既忠实再现画面的视觉意象,又以文字补足画外的羁旅况味——空蒙江景与待渡行人的对照,暗含对人间行役的深沉思索,清寂意境中蕴含着对生命状态的静默观照,体现了题画诗“诗中有画,画外有思”的艺术特质。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宋末元初画家、诗人

钱选(1239?~1299?),宋末元初画家、诗人。字舜举,号玉潭、霅川翁、习懒翁等,湖州(今属浙江)人。宋景定年间乡贡进士,入元不仕。钱选与赵孟𫖯、王子中、牟应龙等并称为“吴兴八俊”。他擅长画花鸟、山水、人物等,笔致细柔劲密,着色清丽。他提倡复古,主张绘画重在体现文人的气质,即所谓“士气”,力求摆脱南宋画院习气,继承唐、五代及北宋人之法。他亦能诗,诗多为题画之作,风格雅淡。存世作品有《浮玉山居图》《花鸟图》《柴桑翁图》等。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分段赏析

首句“山色空蒙翠欲流”以“空蒙”摹写秋山在薄雾中的缥缈朦胧,化用苏轼诗意营造虚实相生之境,“翠欲流”则以动态化的夸张炼字,赋予静态山色鲜活的流动感,尽显秋山的空灵苍翠。次句“长江清澈一天秋”承接山景,以“清澈”状写江面澄明如镜,与“一天秋”相映成趣,将江水与秋空熔铸为开阔浩渺的整体,不着痕迹地铺陈秋意弥漫的空间基调。三句“茅茨落日寒烟外”转入近景,以白描手法勾勒暮色中茅屋在寒烟与落日笼罩下的荒寒景象,“外”字拓展空间层次,使景物笼上朦胧萧瑟的滤镜。末句“久立行人待渡舟”聚焦画面主体,“久立”二字成为诗眼,既通过细节刻画出行人伫立江边的姿态,暗示等待的漫长与内心的焦灼,又以人物身影打破自然的静谧,将荒寒秋景与人生羁旅的孤寂感融为一体。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宋·魏野《出户》

下一篇:宋·释印肃《颂证道歌·证道歌》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