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sòng
shí
shǒu
·
·

朝代:宋作者:释师观浏览量:3
zhào
zhōu
huàn
zuò
huǒ
quán
shēn
huāng
cǎo
jīn
shì
jīn
zhèng
shì

译文

(仿佛)赵州把某物叫做火,整个身体进入荒草丛中。我如今不是他,他如今正是我。

逐句剖析

"赵州唤作火":(仿佛)赵州把某物叫做火,

"全身入荒草":整个身体进入荒草丛中。

"我今不是渠":我如今不是他,

"渠今正是我":他如今正是我。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颂古十七首》是宋代释师观创作的组诗。这组诗以禅理为核心,通过对古德公案的吟咏,展现禅宗对心性、法界关系的深刻思辨。以“赵州唤作火,全身入荒草”为例,诗人借赵州禅师“指火为火”的机锋,以通俗意象切入,看似写日常情境,实则暗藏“即事而真”的禅意——“全身入荒草”既指赵州融入世俗表象,又喻示禅理渗透于平凡万象。后两句“我今不是渠,渠今正是我”则以主客互换的辩证思维,打破名相执着,揭示“物我不二”“即心即佛”的禅宗妙谛,通过“我”与“渠”的概念对举,引导观者超越二元对立,直契本心。 全诗语言质朴如白话,却蕴含深邃禅机,善用意象隐喻与哲学思辨结合的手法,在看似矛盾的表述中暗藏机锋。释师观以诗为铎,叩击世人对文字知见的迷障,既延续了宋代禅诗“以俗写雅”的传统,又通过简练的文字构建起直指人心的悟境。整体而言,这组诗是宋代禅诗中“文字禅”的典型体现,以诗语作禅语,于平凡处见真章,不仅展现了释师观深厚的禅宗修为,更为后人研究宋代禅诗与禅宗思想的交融提供了生动文本。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分段赏析

“赵州唤作火,全身入荒草”:此句以奇特的表述营造出神秘的氛围,“赵州”可能代指某位禅者,将事物唤作“火”且“全身入荒草”,打破常规认知,意在引发读者对事物本质与表象的思考,暗示在禅宗中对事物的认知不应局限于表象。“我今不是渠,渠今正是我”:进一步阐述对自我与他者关系的理解,表面上看似矛盾的语句,实则蕴含着禅宗“物我两忘”“万法归一”的深刻哲理,强调在修行中应超越对自我与他者的分别心,达到更高的精神境界。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宋·张伯端《绝句六十四首(其五十九)》

下一篇:宋·释祖珍《偈三十五首其一》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