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叶醉秋色":红叶片片沉醉于动人的秋色,
# 叶:一作“树”。
"碧溪弹夜弦":碧溪潺潺在夜里弹奏起琴弦。
# 碧溪:绿色的溪流。
"佳期不可再":美好的日子逝去不可能再来,
# 佳期:美好的时光。
"风雨杳如年":凄风苦雨无限让人度日如年。
# 杳:昏暗、遥远,没有尽头。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五言绝句,也是一首抒情诗。诗歌借枫叶盛放的秋日图景与静谧深邃的氛围,写出了女主人公对往昔美好逝去的怅憾和往后日子艰难的愁情。
2. 写作手法
虚实结合:“碧溪弹夜弦”中,“碧溪”是实景,溪水流动是可见的;“弹夜弦”是虚写,将流水声想象成琴弦弹奏,虚中有实。诗中未写月却似有月照、未写人却似有少女徘徊,虚景依托实景存在,实景因虚景更富情韵,营造出朦胧幽深的意境。直抒胸臆:“佳期不可再,风雨杳如年”,直接倾诉对美好时光不再的遗憾与未来日子的苦楚,直白表露内心的绝望与悲凉,情感强烈。渲染:“红叶醉秋色,碧溪弹夜弦”,以“红叶”“碧溪”等意象,渲染出秋日绚烂又静谧的氛围,为后文抒发悲情铺垫,强化情感表达。反衬:以动衬静,“碧溪弹夜弦”中,溪水流动如“弹夜弦”的动态,反衬夜晚的寂静,让万籁俱寂的夜色更显幽深,凸显环境的宁静。情景交融:“红叶醉秋色”以绚烂红叶沉醉于秋色的景致,融入女子面对美景时的怅惘,秋景的浓艳与内心的失落相衬;“碧溪弹夜弦”借碧溪潺潺如弦音的夜景,寄托女子的孤寂,溪水声似无声叹息;“风雨杳如年”将凄迷风雨与内心煎熬交织,用风雨的漫长写等待的痛苦,景与情相互渗透,尽显悲苦。
3. 分段赏析
诗的首句“红叶醉秋色”,以浓墨重彩勾勒出枫叶绚烂、秋色正浓的画面。那动人的景色与宜人的气候,足以让人沉醉神往。“霜叶红于二月花”虽是描写秋色的名句,但“红叶醉秋色”的意境也自有独特韵味。诗人用一个“醉”字将“红叶”与“秋色”相连,让抽象的秋色变得具体可感,展现出一幅绚烂的秋景图。用字简洁却意蕴丰富,以少胜多。次句“碧溪弹夜弦”,同样写得情韵悠长,优美动人。白日过去,夜幕降临,枫林渐渐隐去,碧蓝清澈的溪水潺潺流淌,仿佛在弹奏一曲乐曲,如泣如诉,打破了夜晚的寂静。夜色温柔,难免引人思绪万千。这里的“碧”是视觉上的颜色词,在寻常夜晚本难分辨水色,唯有借着天空明月,亲临溪畔的人才能看得真切清楚。“弹”字用得巧妙,不仅写出溪流如乐曲般的韵味,还以动态衬托静谧,让万籁俱寂的夜色更显幽深。诗中虽未提及月亮,却仿佛有一轮明月照耀;未写人物,却似有少女身影在溪畔徘徊;未直接抒情,却有一缕悲哀寂寞的情思从“夜弦”曲调中轻轻流露,如泣如诉,萦绕耳畔。这种虚中见实、实中见虚的写法,笔墨恰当,蕴含丰富,营造出宁静幽深的氛围。后两句抒发情感,主人公终于道出心声:“佳期不可再,风雨杳如年。”曾经的美好时光一去不返,心爱的人再也不会与自己共度快乐时光,陪伴自己的只有漫长的凄风苦雨,日子过得像年一样漫长。这两句直白地展现出徘徊在月下溪畔的女子内心的秘密,原来她是一位失恋的女子,曾拥有过幸福的爱情,而如今“佳期”已然逝去。但这位多情的女子仍像过去一样深爱着对方,在枫叶如醉、碧溪映月的环境中,她来回徘徊,回忆着过往,期盼着爱人,从白天等到深夜,可物是人非,再也见不到他的身影。“佳期不可再”这五个字,将满怀希望的女子推入了绝望的深渊。她不禁想:“今后的生活会怎样呢?”答案便是“风雨杳如年”。风雨交加的日子里,度日如年,未来的生活渺茫、悲凉又凄迷。若将这里的“风雨”理解为社会的动荡,那么这首诗所描绘的爱情悲剧,便具有了更广泛而深刻的社会意义。
4. 作品点评
这首诗篇幅简短却情感深厚,用语含蓄且文辞清新。诗人擅长选取具有代表性的意象,营造出一种朦胧悲愁的诗歌意境。诗中借助景物衬托情感,情感与景物交融融洽,极大地提升了作品的艺术感染力。
# 周珽曰:笃情,描景亦脱。《树萱录》:番阳郑仆射尝游湘中,宿于驿楼。夜遇女子诵此诗,顷刻不见。
明周珽《唐诗选脉会通评林》
# 首二句词采清丽,音节入古。后二句言回首佳期,佴觉沉沉风雨,绵渺如年,叹胜会之不常耶?怅伊人之长往耶?唐人五绝中,有安邑坊女子《幽恨诗》云:“卜得上峡日,秋江风浪多。江陵一夜雨,肠断《木兰歌》。”与此诗皆出女郎声口,感余心之未宁,溯流风而独写,如闻阳阿激楚之洞箫也。
清俞陛云《诗境浅说续编》
上一篇:唐·王维《辋川集·柳浪》
下一篇:唐·李白《春日醉起言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