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jīn
fēng

朝代:宋作者:释延寿浏览量:3
sōng
luó
gāo
zhèn
xià
cháng
hán
tòu
chū
qún
fēng
huà
kǒng
nán
zào
huà
gōng
chéng
zhāng
dòng
tiān
yún
sàn
huā
guān

译文

松萝高高地覆盖着,使得夏天也长久保持着寒意,群峰挺拔峻秀,直插云霄,其壮丽之景即便最擅长绘画的人也难以完全描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造就了此地的美景,彰显出五行之德,云雾从洞天中散开,露出了如同花冠般的景色。

逐句剖析

"松萝高镇夏长寒":松萝高高地覆盖着,使得夏天也长久保持着寒意,

"透出群峰画恐难":群峰挺拔峻秀,直插云霄,其壮丽之景即便最擅长绘画的人也难以完全描摹。

# 画:一作书。

"造化功成彰五德":大自然的鬼斧神工造就了此地的美景,彰显出五行之德,

"洞天云散露花冠":云雾从洞天中散开,露出了如同花冠般的景色。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金鸡峰》是宋代释延寿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此诗描绘了金鸡峰的壮丽景致,彰显出自然造化的神奇之美。​“松萝高镇夏长寒,透出群峰画恐难”两句,展现出山峰高耸入云、松萝繁茂的景象,即便在夏日也透着丝丝清凉;“造化功成彰五德,洞天云散露花冠”则盛赞自然造化的卓越功绩,以及洞天福地云散之后,金鸡峰如花冠般的美景尽显。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宋初僧人、佛教思想家

释延寿(九〇四~九七五),俗姓王,字仲玄(又作冲玄、冲立),号抱一子。馀杭(今浙江杭州)人。年二十八为华亭镇将时,弃吏出家。初礼龙册寺翠岩参禅师,寻谒天台山德韶国师,德韶一见而深器之。先住明州雪窦山。太祖建隆元年(九六〇),吴越王钱俶请入居灵隐山新寺。明年,迁永明寺,居十五载。著述颇丰,有诗偈赋咏凡千万言,流播海外。高丽国王遣使赍书,叙弟子之礼。开宝八年卒,年七十二。赐号智觉禅师。徽宗崇宁间追谥宗照。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七言绝句,属于咏物诗。诗人以简洁自然的语言描绘了金鸡峰的景色,通过对松萝、群峰等景象的描写,以及对金鸡峰“五德”和花冠的赞美,展现了金鸡峰的独特魅力,表达了诗人对自然景观的赞美之情。

2. 写作手法

意象组合:诗人将“松萝”“群峰”“洞天”等意象组合在一起,“松萝”常给人以清幽、古老之感,“群峰”凸显出金鸡峰在众多山峰中的突出地位,展现其高峻,“洞天”则营造出一种幽深、神秘的氛围。这些意象从不同角度丰富了金鸡峰的形象,让读者能更全面地感受到金鸡峰的独特风貌。

3. 分段赏析

“松萝高镇夏长寒,透出群峰画恐难”:“松萝高镇”描绘了松萝高高覆盖在山峰上的景象,“夏长寒”突出了此地即使在夏天也因松萝的覆盖而保持着寒意,营造出一种清幽、凉爽的氛围。“透出群峰书恐难”则进一步强调了金鸡峰景色的独特和难以描绘,连群峰都难以透出其神韵,更别说用笔墨书写了,表现出诗人对金鸡峰景色的惊叹和赞美。“造化功成彰五德,洞天云散露花冠”:“造化功成”指的是大自然的神奇创造力造就了金鸡峰这样的美景,“彰五德”赋予了这种美景更深层次的意义,象征着彰显出五行之德,体现了大自然的神奇和伟大。“洞天云散露花冠”描绘了云雾从洞天中散开的情景,露出了如同花冠般的景色,形象地描绘出金鸡峰在云雾散开后的美丽和壮观,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神奇造化的赞美之情。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宋·陆游《遣兴》

下一篇:宋·高斯得《蜀酒》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