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táng

朝代:宋作者:陶谷浏览量:2
guān
zhí
yǒu
lái
zuò
cái
néng
yòng
chù
yōu
kān
xiào
hàn
lín
táo
xué
shì
shēng
yàng
huà

译文

有官职空缺时就应该去担任,才能在使用的时候不用担心没有。可笑啊我这个翰林陶学士,一辈子都只是照着老样子做事。

逐句剖析

"官职有来须与做":有官职空缺时就应该去担任,

# 有来须与做:《东轩笔录》卷一作须由生处有。

"才能用处不忧无":才能在使用的时候不用担心没有。

# 用处不忧:《东轩笔录》作不管用时。

"堪笑翰林陶学士":可笑啊我这个翰林陶学士,

# 陶学士:指宋人陶穀。历仕后晋、后汉,至后周为翰林学士,故称。

"一生依样画葫芦":一辈子都只是照着老样子做事。

# 一生:《东轩笔录》作年年。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题玉堂壁》是一首七言绝句,也是一首讽喻诗。诗的前两句“官职有来须与做,有才用处不忧无”,陶谷以自信的口吻,表达了自己对官职和才能的看法。当时他任职翰林,自恃才华出众、功劳不小,觉得只要有官职空缺就该轮到自己,坚信有才必然有用武之地。而后两句“堪笑翰林陶学士,一生依样画葫芦”,则是陶谷听闻宋太祖认为他草拟公文不过是依样画葫芦、并无创造性功绩,不打算提拔他之后,发出的自嘲与愤懑之语。表面是在调侃自己身为翰林学士,行事却毫无创新,实则深刻讽刺了当时官场论资排辈、因循守旧的现象,展现出陶谷对自身处境的无奈与对官场现状的不满,透露出他复杂的心境与渴望突破困境的诉求。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陶谷:宋朝文学家

陶谷(九○四~九七一),字秀实,邠州新平(今陕西彬县)人。本姓唐,避晋高祖石敬瑭讳改。仕后晋、后汉、后周,累官兵部、吏部侍郎。宋太祖建隆二年(九六一),转礼部尚书(《续资治通鉴长编》卷四)、翰林承旨。乾德二年(九六四),判吏部铨兼知贡举。累加刑部、户部尚书。开宝三年十二月庚午卒(同上书卷一一),年六十八。《宋史》卷二六九有传。今录诗三首。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七言绝句,也是一首讽喻诗。诗的前两句“官职有来须与做,才能用处不忧无”,是陶谷为官四朝的经验之谈。他任职翰林多年,自感怀才不遇,认为只要有官职就应争取,不必担忧才能无处施展,表达了对自身仕途未得升迁的不满。后两句“堪笑翰林陶学士,一生依样画葫芦”,陶谷以自嘲口吻,针对宋太祖“依样画葫芦”的评价发发牢骚。他身为翰林学士,在翰林院只能循规蹈矩、抄抄写写,毫无创新。此句既是他对自己官场无升迁的感叹,也深刻揭露了封建官场一切因循守旧、不图进取的陋习,给人以深刻的哲理启示。

2. 分段赏析

诗的前两句“官职有来须与做,才能用处不忧无”,陶谷基于自己为官四朝的经历有感而发。他任职翰林多年,自觉工作出色却未得升迁,深感怀才不遇。在这种心境下,他认为只要有官职机会就应抓住,不必担忧才能无处施展。此句看似豁达,实则饱含其对自身仕途不顺的无奈与愤懑,也从侧面反映出封建官场中官员对自身境遇的一种普遍心态。后两句“堪笑翰林陶学士,一生依样画葫芦”,陶谷直接将宋太祖评价翰林起草文书“依样画葫芦”的俗语入诗。这里他以自嘲的方式,展现自己身为翰林学士,在翰林院只能循规蹈矩、因循守旧,毫无创新与突破。这既是对自己官场生涯未得升迁的感叹,更是对封建官场一切率由旧章、墨守成规、不图进取陋习的深刻揭露,以幽默诙谐又饱含辛酸的笔触,引发人们对官场弊病的思考。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宋·晁端礼《百宝装》

下一篇:宋·刘克庄《三叠》

猜你喜欢